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一百八十七章 政治化战争

第一百八十七章 政治化战争(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天晚上,俄罗斯总统以四方首脑会晤主席的身份向全世界呼吁,希望有能力的国家参与到蛮度的人道主义救助行动中来,为饱受战争摧残的蛮度民众提供包括粮食、药品在内的救援物资。

随后,共和国、美国与欧盟也发表了相似的呼吁。

10月30日,澳大利亚率先表态(主要是澳大利亚所处时区靠前),承诺提供100万吨粮食与5万吨药品。随后,新西兰答应为蛮度提供50万吨粮食与1万吨药品,蛮度尼西亚答应为蛮度提供50万吨粮食,乌克兰答应为蛮度提供100万吨粮食,罗马尼亚答应为蛮度提供75万吨粮食……当天,总共有32个国家先后表态,承诺为蛮度提供1225万吨粮食与47万吨药品。

只是,最关键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海得巴拉政权还没有完蛋,华国又不为国际组织人员的安全做出担保,粮食到底应该交给哪个政权?

第一百八十七章 政治化战争

战火再次点燃,对四方首脑会晤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虽然美国总统依然坚持人道主义援助必须与政治体制挂钩,王元庆只承诺军事行动结束之后在蛮度举行全民大选,但是随着共和国陆军向海得巴拉进军,四方首脑会晤变得对共和国更加有利。

摆在美国面前的现实是,如果不尽快在四方首脑会晤上达成一致意见,华国军队很有可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也就是攻占海得巴拉,到时候再与华国讨价还价,更不可能获得美国想要的好处。

10月29日下午,布兰迪诺率先承诺为蛮度提供500万吨粮食。

这个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

当天下午,39军先头部队攻占坎曼,距离海得巴拉不到150千米。天黑前,36军攻占尼扎马巴德、37军攻占格里姆纳格尔与瓦朗加尔。到此,3支野战军完成了对海得巴拉的两面包围行动。

夜间,39军的先头部队转向西行,前去攻打马赫布卜纳格尔。

局势再明朗不过了,只要39军攻占了马赫布卜纳格尔,3支野战军就从三个方向上包围了海得巴拉,只有西面的古尔伯加仍然在蛮军的控制之中。

也就在这个晚上,裴承毅收到了总参谋部的命令:尽快合围海得巴拉。

与之前的人道主义援助承诺不同,布兰迪诺拿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即第一批50万吨粮食将在年底之前运抵苏拉特,第二批150万吨与第三批300万吨粮食分别在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后的1个月与2个月内运抵蛮度。问题是,布兰迪诺留了一手,没有明确500万吨粮食的具体移交对象,也就是说到底是交给蛮度临时政府、还是交给占领军,或者交给南方的海得巴拉政权。因为美国并没承认蛮度临时政府,认为华国的占领行动非法,所以站在法理的立场上,美国不大可能将粮食移交给蛮度临时政府与占领军。如果美国将第一批50万吨粮食移交给海得巴拉政权,肯定无法让华国接受,因为可以看成是军事援助。按照布兰迪诺的提议,应该尽快在蛮度成立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机构,由该机构负责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分发工作。

王元庆没有接受这个提议,原因很简单,战争还没结束,国际组织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按照王元庆的要求,美国应该将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移交给蛮度临时政府,或者移交给占领军,由蛮度临时政府或者占领军负责分发粮食。为了确保分发工作得到落实,美国可以向救助地区派遣观察员,监督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分发工作。作为对布兰迪诺答应提供500万吨粮食的回应,王元庆承诺在2036年3月底前让非政府国际组织进入蛮度,开设人道主义救助站,规模由国际社会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数量决定,基本上按照每50万吨粮食开设1处人道主义救助站的标准执行。也就是说,美国提供500万吨粮食,只能在蛮度开设10处救助站。

可以说,谈到这,基本上就是讨价还价了。

美国做出承诺之后,法国总统代表欧盟做出为蛮度提供350万吨粮食的援助承诺,俄罗斯总统也答应为蛮度提供200万吨粮食。

毫无疑问,这些援助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