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六十一章 未来陆军

第六十一章 未来陆军(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更重要的是,kz-24c基础技术是20年代初的水准,即便改进再多,其根本问题也无法得到妥善解决。比如在至关重要的火力上,受车体空间(空降战车必须具备搭载空降兵作战的能力,载员舱占了很大比例)、基本结构(战车的承力结构受各舱室布局的限制,在载员舱占据车体一半以上空间的情况下,炮塔舱这能靠前设置)、作战用途(空降战车的首要任务是支援空降兵作战,而不是反装甲作战)、弹药配制(使用30毫米炮弹,能够携带600发弹药,如果配备更大口径的电磁炮,弹药基数将降低到无法忍受的地步)等多种原因的限制,kz-24c就没有采用大口径电磁炮。虽然30毫米电磁炮发射的高速穿甲弹能够对付所有第三代主战坦克,但是对部分第四代主战坦克与所有第五代主战坦克都没有多大威胁,也就很难与主战坦克对抗。防护方面的问题也同样存在,虽然kz-24c在采用全方位防御组件之后,对付穿甲弹的时候,正面装甲的防护能力相当于1400毫米厚的均质轧制钢板,能够对抗包括所有120毫米穿甲弹与部分140毫米穿甲弹,甚至能够对抗部分小口径电磁炮发射的穿甲弹。但是随着第四代主战坦克采用140毫米坦克炮、大量新式穿甲弹陆续问世,以及第五代采用大口径电磁炮,kz-24c的防护能力已经不足以让其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毫无顾忌的与对手作战了。

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兵,李东石不会轻视任何一个对手。

严格说,蛮度陆军的战斗力并不差,至少其装备并不差。藏南冲突后,美国倾其所有帮助蛮度武装军队,不但为蛮度提供了近2000辆m1a5(m1系列的终级改进型号),还为蛮度提供了1500辆m24a2(第四代主战坦克的改进型号),只是没有来得及为蛮度提供最新式的主战坦克。如果说m1a5与m24a2对世界上最强大的dz-31没有多少威胁,那么对已显落后的kz-24c就有很大的威胁。为了在火力上达到第四代主战坦克的水准,m1a5采用了140毫米电热化学滑膛坦克炮,其炮口动能达到了惊人的27兆焦(120毫米坦克炮发射穿甲弹时的炮口动能只有10兆焦),使用贫铀合金长杆穿甲弹(长径比为38)的时候,能在2000米的距离上打穿1200毫米厚的均质轧制钢板,或者在1000米的距离上打穿1500毫米厚的钢板。m24a2采用的也是140毫米坦克炮,只是能够使用更先进的高强度合金长杆穿甲弹,在2000米上的穿甲能力就有1500毫米左右。虽然kz-24c的30毫米电磁炮能在3000米的距离上打穿m1a5的正面装甲(m1a5的防御能力没有实质性提高,正面装甲对抗穿甲弹时的防弹能力在850毫米左右),但是在对付m24a2的时候却有点费力,如果m24a2披挂了附加装甲,kz-24c最多只能在500米内将其摧毁。由此可见,与m1a5对抗的时候,kz-24c还有很大的胜算,与m24a2对抗的时候,却没有多少胜算。

空降战车就是空降战车,不可能顶替主战坦克。

如果不是dz-31的产量一直跟不上,又要优先装备装甲部队之外,恐怕3个空降军早就要求组建独立装甲旅了。

第六十一章 未来陆军

裴承毅在后方排兵布阵的时候,进攻西里古里的战斗开始了。

因为蛮军没有向空降场发起进攻,所以在20点左右,也就是空突151旅的第一个战斗营到达后不久,李东石把守卫登陆场的任务交给了增援部队,率领空降153旅的4个地面战斗营向西里古里方向推进。此时,运载空降153旅另外2个地面战斗营、以及快反771旅第一批作战部队的运输机还没有进入蛮度领空。

虽然空降部队与空突部队有很大的差别,在短距离突击作战中,空突部队的战斗力比空降部队高得多,但是只要在地面上作战,空突部队与空降部队就差不多。因为空突151旅与第155旅的空运力量都在后方,所以到达战场上的所有作战部队都只能从地面上向西里古里推进。

离开空降场之后,李东石先让空降1533营派出侦察兵。

李东石的想法很简单,尽量不与敌人正面交锋。

向西里古里挺进的时候,李东石一直与张志骐指挥的营冲在最前面。他不是担心张志骐指挥不好“娘家部队”,而是想更加准确的掌握战场局势,在必要的时候,由旅部直接呼叫空中支援。

地面上打不过,就让空中力量来干。

呼叫空中支援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对空降兵来说,更是家常便饭。

再说了,空降15军有自己的低打旅,只要154旅腾得出手来,就不需要向空军的战术航空兵发出请求。

西里古里是蛮度东部地区的咽喉,属于最重要的战略据点。第四次蛮巴战争后,蛮军就开始加强西里古里的防御建设。藏南冲突后,蛮军再次提高了西里古里的防御力量。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在过去3年间,蛮军为了加固西里古里的防御力量,消耗了数百万方钢筋混凝土。对世界头号水泥与钢铁生产国来说,用掉几百万吨水泥与几百万吨钢材,根本算不了什么。

正是如此,裴承毅才决定让77军攻打西里古里。

李东石不是笨蛋,空降153旅再厉害,也不是擅长啃硬骨头的装甲部队。

空降153旅的主战装备仍然是在口木战争时崭露头角的kz-24系列空降战车,只是由当初的a型变成了c型。与初期型号相比,c型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火力上,30毫米电磁炮除了能够发射穿甲弹与榴弹之外,还能发射专门用来对付坚固掩体的特种炮弹(攻打琉球岛的战斗中,kz-24型空降战车就暴露出无法对付坚固工事的问题,很多时候不得不让步兵下车使用反坦克导弹摧毁敌人阵地上的防御工事)。防御上,专门为空降战车研制的装甲组件的防御强度比初期型号提高了50%,在配备“全方位防御组件”的情况下,战车的战斗重量达到27吨,几乎与dz-31型主战坦克相当,防护能力也接近主战坦克的水准。机动性方面,在“裸车”的情况下,自重只有18吨,配备由低到高的3种防御组件时,自重分别为22吨、24吨与27吨,为此采用了2台输出功率为550千瓦的电动机,即便在27吨自重的情况下,战术机动性能也有足够的保证。总体来说,kz-24c型空降战车的性能比a型提高了一大截,在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当作主战坦克使用。

问题是,空降战车再厉害,也是空降战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战坦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