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 第三百九十章 道义制高点

第三百九十章 道义制高点(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苏城看看钟志根,笑笑道:“我们看到了。用正式公函,是我向贺寒要求的。”

闫学灿这下愣住了:“为什么啊?”

“中远船务受制于国资委。他们的胃口太大,所以,不光是中远船务,远洋集团和中船集团的下属单位,差不多都没戏了。我让他们发布正式的公函,也免得日后有人颠倒黑白。”

闫学灿眼睛瞪的溜圆,远洋集团和中船集团的下属单位都不能用了,那中国哪里还有造船工人?

他拼命回想的时候,杨明敲门进来了。只听他轻声说:“大连海洋船舶集团公司,也拒绝了。”

苏城不像是中船的领导,他对天然气的信心是勿庸置疑的强烈。因此一旦决定要做lng船,就要抢在lng船三大体系成型前,进入专业壁垒,按照国际通行的法则,大华船业只要能够拥有一些对方绕不过去的专利,就可以通过专利互换的方式,获得全部的生产授权。

到时候,后来的船厂就要向这些拥有专利的船厂付费,我增你减的情况下,竞争力将会产生很大的差值。

韩国企业用这种手段,甩开了中国至少15年时间。细究起来,双方曾经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

苏城认真的听着黎涣祥解释大华将要进入的技术节点。

对液化天然气船这种庞大的体系,全部自主研发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因为很多国家的相关专利都只有10到20年的时间,一家公司刚刚形成垄断,专利就可能到期了。因此,形成源源不断的专利浪潮,要比严防死守的专利堤坝有用的多。

“正式公函?”

几家公司形成的专利壁垒,也比一家公司的专利壁垒更安全,更能避开反垄断法的各种条条框框。

这种技术讨论是研究院最喜欢的。黎涣祥说起来就滔滔不绝,手上的本子也几乎不用看。

闫学灿急的抓耳挠腮,心想:咱们要是没有工人,技术再强又有什么用?难道全雇德国人来?

大华石化就有不少外籍的技术工人。这是大乙烯设备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但船厂用的工时也是成千上万。做一艘lng船用2万个工时很正常,若是选用国外工人的话,少说要被吞掉两成的利润。

好容易等黎涣祥说完了,闫学灿抢先道:“中远船务拒绝了咱们劳务合作的要求,还法律额正式公函,你们看到了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