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盗命禁术 > 刍灵凶地篇 第八十六章:一室双景

刍灵凶地篇 第八十六章:一室双景(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莫非就像和尚说的,1切根源,包括《越方书》都可能与竹邑族有关?而这神秘的部族究竟存在于哪个朝代呢?

之前我曾问过和尚,他也是不甚明了。图书馆里,更查不到相关的信息。

按照和尚的推断,竹邑族存在的年代,起码是在秦始皇之前。

倘若这些人俑头上所戴铜器,都出自于竹邑族,那它们是什么时候被泡在水里的呢?为什么不会损坏?

想着,我又试图去触碰人俑,这次没再停顿,直接摸到了他的肩头,发现触感坚硬,竟然真是石头做的,只是在外面套上了人类的衣服而已。

等我从水里出来,大口呼吸着外界的新鲜空气,同时借助手电光查看时,发现此地果然是个水溶洞,似乎没有人类刻意开凿的痕迹,满眼皆是嶙峋的怪石,寒气逼人。

看着大家伙逐1出水爬上岸去,我心中依然有种失落感,暗道:就这么上来了?如此顺利么?

于是回头再看水道,停顿几秒后,又鬼使神差地潜了回去。

这次不为别的,仍旧是不死心,打算瞧瞧最近处的人俑,看看他到底是尸体还是石头。

最后这个人俑,头戴3足铜鼎。可能是因为太重的原因,脑袋要比其他那些人俑垂得更低,下巴几乎贴到了胸口上。

就这还不死心,我干脆取下那个铜鼎,去看人俑面部。

我慢慢靠过去,伸出手去打算摸摸他,确定材质。

但由于刚才的经历,在手指将要触碰到人俑时,竟不自觉地停住了,好半天都没能下定决心。

也就是这时候,我忽然注意到他头上所戴的铜鼎鼎身,竟然刻着好似文字的东西。我1眼便认出那是竹邑族文字,是我在新蔡县地下,鬼庙倒抬衙的大殿里看到的那种没错。

难不成这些鼎器,都是竹邑族的东西?

这真是怪事!自从到了这里,竹邑族文字似乎越来越常见了,它与整件事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