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宋风流皇帝 > 第353章 赵桓新封号

第353章 赵桓新封号(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年靖康之时,赵佶南逃,高俅也带兵到泗州(宿迁正南、盱眙一带)护驾,不过因为与童贯发生了冲突,童贯护着赵佶继续南下,高俅被留在泗州驻守。

没多久,高俅回返开封辅佐赵桓,正是有这点儿情分,其余童贯等人尽皆被处死,高俅反而是活了下来。

而且他运气足够好,在开封陷落之前病死!

“不知昌国公前来所为何事。”赵桓淡淡开口。

经过了梁轩之事,赵桓也明白了,这些哪怕是旧臣之后,可跟自己也早没了当年的交情。而且,吃谁的饭、服谁的管,如今人家赵构当家,他这个过气的皇帝除了能添堵,一文不值。

“原来是高俅之子。”高柄他不熟悉,高俅可是熟悉的很。

高俅与之前提到的梁师成差不多,也跟苏轼关系不浅。

据说,他是苏轼的小史,元佑八年(1093),苏轼将他送给了好友小王都太尉王诜,高俅不仅书法不错,而且还会作诗填词,甚至还能舞枪弄棒,有点儿功夫傍身,因此很是收到王诜的看重。

王诜是宋神宗的妹夫、赵佶的姑父,所以巧合之下,高俅就又到了赵佶门下,待到赵佶登基,高俅这个潜邸之臣也是水涨船高。

不过,按照大宋的规矩,想要走文官的路子,最好是有功名,走武勋的路子就要有军功。

“本官却是来给韩国公道喜的!”

让高俅去科举自然不现实,因此赵佶便是将他派到刘仲武军中镀金,也合该高俅运气好,就是他在军中这段时间,刘仲武打了好几个胜仗,正是凭着这等经历,他一步步高升最后做到殿前指挥使的高位,执掌禁军二十余年。

一个人不能用简单的好坏去评价,这高俅也是一样,他是奸臣,在官场上玩弄权术、乖巧善佞、讨好皇帝、打压不少忠臣。

可是,他也有优点,那便是有恩必报。

比如他出自苏轼门下,当朝廷打压苏轼的时候,他暗中给与苏家子弟不少照顾,史载‘高俅不忘苏氏,每其弟子入都,则给与养恤甚勤’。比如他曾在刘仲武麾下任职,这镀金之旅多亏人家照顾,因此后来刘仲武打了败仗,他百般周旋。后来,刘仲武死后,他提举刘錡,让其入军中任职,并多有关照。

而这个刘錡,正是如今大宋北方统帅那个刘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