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书剑盛唐 > 第三百二十章 沆瀣一气

第三百二十章 沆瀣一气(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等到水师开始练兵,刘仁轨算是服气了,一群大字不识的灶户,加上一群农民,在李诚的手里,几个月的功夫下来,队列严禁,进退有据。

这还不是刘仁轨最佩服李诚的地方,他最佩服的还是李诚制定的一系列军纪,用于约束水师官兵。要知道,这年月的官兵,可不是人民子弟兵。军纪也没有那么严格,只要不出大错,一般军官都不会管。

但是到了李诚这里不行了,当兵的出门,必须穿军装。一旦发现便装出门,等着军纪的严厉处罚吧。还有就是士兵出门,三人以上必须列队。

这些规矩,在刘仁轨看来简直是变态,但是实际效果却很好。“回总管,卑职是来请总管出席明日联赛开幕式的。”刘仁轨还真的没有劝说李诚的意思,身为水师总管,亲自出海趟路,这种事情刘仁轨只有敬佩和支持,绝对不会阻拦的。再说了,许敬宗都拦不住不是

么?李诚想起来了,还有这么一个事情,联赛。这是为了给长期操练的士兵一个发泄精力的渠道,不然那么一群壮小伙子,不找点事情做,迟早要出事情。

刘仁轨对李诚的态度一直在变化,最初很不以为然,觉得李诚有幸进之嫌。别看李诚来到大唐后,立功不少,但是外面的传闻却有另外的版本。刘仁轨听到的版本之一,还非常的有说服力。什么内容呢?李诚在吐谷浑,虽然立了战功,但是李靖竭力推荐的事情,民间并不知道。倒是李诚的马匹诗“提携玉龙为君死”传开了。刘仁轨长期在基层工作

,他哪知道那么多呢?

于是在感情上,寒门出身的刘仁轨,偏向了李诚靠拍马匹幸进的版本,甚至李诚在松州的一战成名,也被一些有心人曲解为,那是分了人家牛进达的功劳。唯一可以确定是李诚的才名,但是这个时代有才华的人,哪有靠给皇帝拍马匹升官的?要讲风骨的好不好?李诚在士林清流之中的名声,还真的不怎么地。谁让他怼了孙伏伽、魏征、马周、褚遂良这些人

呢?这么说吧,就算李诚娶了崔氏女,掌握民间舆论的士族,还是有意的做了一些导向。原因很简单,李诚不肯站在他们的阵营内。但是这个人有很出名,至少在关中名气太大了。你还不好太过针对打压他,

那样李世民不能答应。

压制李诚的目的,是为了让李诚看见力量,一旦李诚屈服了,压制他的人很乐意把李诚纳入他们的船上。这些东西都见不得光,只能在桌子低下操作。刘仁轨怎么会知道呢?可惜的是,李诚这家伙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正经的应该在长安过快活日子,却一拍屁股跑登州来了。就连皇帝各种暗示他留下,李诚都很坚决的走了。这样一来,固然是省事了,但是之前针对李诚的一

些布置,也多落空了。

在登州这个地方,李诚就是土皇帝啊。河南道刺史根本就管不到李诚,登州总管兼水师总管,直辖于中央政府。好处是头上没婆婆,坏处是水师缺钱了,河南道根本不管。

刘仁轨现在层次太低,很多事情他还看不到。如果人生轨迹不叫李诚带偏了,在长安呆个十年八年的,辛辛苦苦往上爬的过程中,他才会明白很多之前不明白的事情。

来登州对于刘仁轨来说,也不是全无好处。至少他看出来了,传言不可信,李诚不是传言中那个恃才傲物之悲。这人就没啥架子,威严啥的也不要提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