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砺刃 > 第四十九节 世界震荡

第四十九节 世界震荡(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最初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认为,共和国首先要争取的是伊朗。毕竟伊朗有健全的国家体制,而且才击败了侵略者。更重要的是,伊朗的国家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同时伊朗与共和国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伊朗还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也就是说,如果共和国能够与伊朗达成协议地话,那么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同样的,绝大部分人都认为,伊朗很难立即投入共和国

,特别是在俄罗斯不赞成这种交易体制的时候,伊朗出决定。只是,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以伊拉克的石油储量。以及产油能力。只要伊拉克的政局保持平稳。那么在未来80之内,每年伊拉克能够为共和国提46成所需进口的石油,同时,共和国能够为伊拉克提供国家重建地经费,提供完善地工业体系,提供并不比西方国家差多少地技术,甚至可以为伊拉克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军队。换句话说。在获得了伊拉克的石油之后,共和国的能源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解决。

了国家力量在背后的支持,黄龙飞这批商人在伊拉克了丰硕的成果。/wWW。QВ⑤、COМ\在他们离开巴格达的时候,已经与伊拉克政府达成了数十项商业合同,最后,黄龙飞还代表所有前来的共和国商人,与伊拉克政府签署了一份旨在加深今后合作层次的谅解备忘录。签字仪式相当隆重,代表伊拉克的正是总统萨拉赫丁。

在这些合同中,凌天翔也有一份,即伊拉克政府正式聘用凌天翔的“砺刃”私人防务公司为所有在伊的外国公司人员提供安全保障。换句话说,就是伊拉克政府出钱,让凌天翔出兵保护所有外籍人员,以及外国公司设施的安全。这是一份大合同,按照凌天翔的估计,他需要投入至少一个大队的兵力。同时,这笔钱也不完全是伊拉克政府出的,安保费用全都计算在了基建费用里面,实际上,最终都是由黄龙飞他们出的,只是经过伊拉克政府转手之后,才送到了凌天翔的手里。

黄龙飞他们谢绝了萨拉赫丁的邀请,没有在伊拉克多做停留,签字之后就直接返回了德黑兰,可他们并没有急着离开德黑兰。

一周之后,共和国政府与伊拉克政府正式达成了一份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国家间协议,即《国家间能源交易协议》。按照该协议的规定,今后将在共和国的上海建立一个能源交易中心,由交易双方的国家代表共同议定能源价格,并且签署能源买卖合同。能源地开采、运输、加工等辅助业务,由能源购入国与私人或者国有企业签署合作合同。换句话说,商业力量被完全排除在了能源的交易体系之外,能源价格并不再由市场因素决定。

这一消息发布之后,黄龙飞当即就在德黑兰给国内打了一个电话,表示愿意将他在上海的一块地皮拿出来,并且出资修建一座办公大楼,专门提供给国际能源机构使用。这让凌天翔想起了二战结束后的洛克菲勒家族。当时联合国刚刚成立。就是洛克菲勒家族捐献了土地。并且出资修建了联合国大楼。而现在,黄龙飞无疑是想做共和国的洛克菲勒。话说回来,在袁鸿业、朱世宏与方兴国这三个人不与他竞争的情况下,也没有人会与他竞争了。

共和国与伊拉克达成了国家间能源买卖协议的消息一经公布之后,全世界的新闻媒体立即关注此事,其报道地频率甚至超过了美军从巴士拉地撤离行动。可以说,这份协议地意义将对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伊拉克是世界上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石油储备国。而且石油的油质非常好,大部分油田也易于开采,这样一来,开采石油,以及石油加工的成本都相对较低。在海湾战争之前,伊拉克还一直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输出国。海湾战争后,伊拉克的产油设施受到了巨大地破坏,同时国际社会的禁运也使伊拉克的石油产业一蹶不振。当时伊拉克只能以换取食品、药品的方式来出口石油。伊拉克战争之后。伊拉克的油田几乎全部被美国的石油大公司非法占有,虽然其产量一直在上升,但是在没有国家力量的介入下。伊拉克的石油产量一直不高,且仅仅只输往美国。

在8前,共和国就超过了日本,成为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地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虽然共和国进口石油地绝对数量比美国进口的要小得多,在12年,也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而已,但是,在8前,共和国地石油进口量仅仅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共和国的石油消费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按照大部分人的估计,15到20之内,共和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最重要的是,共和国仍然是世界上各个大国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就算悲观的估计,在未来10之内,共和国仍然是世界上经济速度发展最快的大国。

毫无疑问,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与第二大石油储备国走到一起,其影响力是极为巨大的。当共和国开始帮助伊拉克修复油田开采设施,修复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修复石油输送管道,修复石油加工工厂等工矿业设施的时候,共和国再为伊拉克产出的石油提供了销路保障,那么伊拉克的经济收入就有了保障,更重要的是,伊拉克人民的就业有了保障,生活有了保障,那么伊拉克的社会就会恢复稳定,同时,伊拉克也将获得一次快速发展的机会。

相对而言,这份协议对国际现有石油交易机制的冲击是最大的。早在数年前,欧洲某国的一位经济学家就写了一本叫作《石油战争》的书,这本书里不但揭露了美国出兵攻打伊拉克的真实目的,而且还直接指出了一点,解决石油价格过高的主要办法就是建立国家间的石油交易机制,彻底杜绝投机炒作行为。而世界上炒作石油价格最厉害的就是美国的银行,以及几家大型信贷公司,因此在美国掌握着世界上大多数的油田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成立国家间的石油交易机制。同样的,俄罗斯是产油国,虽然其石油与天然气资源都垄断在国家的手里,但是其购买方则是西方的私人企业,因此俄罗斯也不可能来主导形成新的石油交易机制。真正有能力,而且有办法来制定一套国家间石油交易机制的就只有共和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