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六零年的风从身边吹过 > 第101章 新年前夕(二)

第101章 新年前夕(二)(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二十五,一早上孙兰香就开始和粘饽饽面,然后红豆馅和饭豆馅里加红糖、白糖,调好甜度和干湿度,就着手做饽饽,做好两锅,开始蒸,村里蒸粘饽饽有讲究,连柴火都是特殊的,只是在县城都是用煤气了。

晚上,任建春和任洪生都到家了,一家四口到家了,烙饼、渣粥、白菜豆腐、炒鸡蛋,热乎乎的吃完了,然后聊着彼此的近况。

小年的时候,任洪敏跟着肖静琴去赶了半天的集市,买了点鞭炮,还买了糖瓜和苹果晚上祭灶用,又买了点牛肝、猪肺,加一条白莲,又买了点酸梨,晚上准备一家子过个小年,任洪敏好几年没在家过过小年了。

晚上,任洪敏负责烧火,肖静琴炖好鱼,熘肝尖、积菜炒猪肺、还有个方块肉,从院子拔了点菠菜,放了个鸡蛋汤,又拌了糖醋白菜心,一家四口围着炕桌,安安静静的吃着小年年夜饭。

任洪敏说起安暖气的事情,跟任建春说开春就可以操持,还让父亲去爷爷和二叔说说,三家可以一起弄,任建春说到时候再定。

小年过了,就开始准备大年,其实村里没啥准备的,买点肉,过年前待戚(qie二声)用,剩下的,过年后在请两桌长辈,各自相互拜拜年,串串各个舅姑姨娘姥爷啥的亲戚,这个年算过完了,当然了,自家的姑奶奶们回来,也要招待的,不过可以跟长辈的请戚(qie二声)放一起的。

静西的冬天,还是很冷的,光秃秃的平原上,没有山,只靠路边的那几排树,根本挡住不呼啸的北风,早些年村里板栗树多的时候,风还小些,后来板栗树都放倒了,改种花生玉米,风见大,春秋两季的沙尘也多了起来。

现在进了腊月了,天更冷了,大多时候晚上零下十几度,白天好点,零度左右,最冷的时候,晚上还会到零下二十几度,白天也零下。只靠大灶烧点柴,傍晚烧炉子,取暖还是不够。

任洪敏甚至想想,等过几年条件好了,小弟也大了结婚了,就把父母接到县城去,至少冬天有暖气,省的母亲受罪了。

肖静琴不到中午,就把三间房和厢房都扫干净了,随后任洪敏帮着肖静琴投洗抹布,娘俩又把玻璃擦完了,全部收拾好了,换下脏衣服,在任洪敏的帮忙下,娘俩把墙上贴的年画掀下来,把柜帘、窗帘、门帘也换上干净的,然后把脏的帘子都放到大盆里,等中午放水了再烧水洗。

中午,俩人简单的煮个面,肖静琴还给儿子煎了两个鸡蛋,任洪敏给肖静琴一个,自己吃一个,再每人一碗面,热乎乎的,吃饱了。

肖静琴买的肉不多,够用就行,虽然现在条件比村里的人好太多,爷三都挣钱了,但是俩儿子,得盖房子、娶媳妇,哪里都要钱的,省点是点;买五条鱼,请戚三条,备用一条,今年过年,老爷子老两口跟着他们吃,三十中午可以吃一条,自家养的鸡,大手笔杀了三只,炖的凉拌的都有,然后还买了点大米,也是来人戚去的吃,自家是不舍得的。

在家这些日子,任洪敏天天跟着母亲忙活,都不怎么想单位那些事情,“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想多了伤身;也没怎么想雷晓敏,他想看看政策确定之后,再讨论其他。

于是在母亲的忙碌中,任洪敏又离开家,去了单位。

过了小年,孙兰香开始做过年的准备工作,家里人多,吃饭的多,需要预备的吃食也多。

二十四,准备蒸粘饽饽的面和馅,需要先洗好、泡好,李俊华买的大多是面,大黄米面今天得泡上,黄米面、玉米面、小米面今天掺和好,明天跟泡好的大黄米面一起和面;今天还得泡红小豆和饭豆,晚上熬出来,明天再做饽饽;还得发点面,明天跟着豆馅一起蒸点豆包。

中午,趁来水了,娘俩开始洗各种帘子,肖静琴洗,任洪敏投洗,“洪敏啊,幸亏你来了,不然我自己得洗半天都未必能洗完。”

“回头给你买个洗衣机吧。不然洗多了,还是累。”

“咱家不是长期有水,还是不方便,平时也不多,随手就洗了。再说,有钱省着花,你还得搞对象结婚呢。”哈,任洪敏没想到话题这么快就到这个份上了。

洗完了帘子,晾好了,任洪敏拎着给爷爷奶奶买的点心、苹果和香蕉,去东院了。

爷爷和奶奶在家,屋子里生了炉子,还不算冷,三个人聊着天,相互问着彼此关心的话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