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 第一百一十章 游说

第一百一十章 游说(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总之,见仁见智,见仁见智……

并且,如果历史上荆南四郡真能凑出两三百万人口,刘表单凭荆北三郡约百万口人(南阳郡屡遭战乱和大疫,人口远不如前),想要压制张羡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刘基并不在意让张羡督管荆南四郡,不听话再收拾就是了,单靠荆南四郡没可能抗衡到时占据扬徐荆三州的老爹!

桓阶得到刘基在信中的承诺,对于说服张羡有了更大的把握。

其实他近来也经常以写信、面见等方式,劝谏张羡起兵反叛刘表。

再加上《郡国志》中有永昌郡189万口这种离谱的数据。

另外《汉书·禹贡传》中和《后汉书·和帝纪》中还有:

“郡国恐伏其诛,则择便巧吏书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

“而郡国欲获丰穰虚饰之誉,遂覆蔽灾害,多张垦田,不揣流亡,竞增户口,掩匿盗贼。”

这类官员虚报人口的记载。

因为刘表正在攻打桓阶的故人之子孙策,他的内心还是挺忧虑的。

孙策在豫州刚站稳不久,又与曹操争夺天子,连翻大战。

恐怕此时长沙和零陵二郡的真实人口,并没有《郡国志》中记载的那么多。

至于葛剑雄教授的观点,刘基觉得见仁见智。

如果是因为少民入籍而使二郡人口远超其他时代,那这些少民后来都跑哪去了?

大唐在民族问题上可比“皇汉”要开明得多,汉人眼里羌胡南蛮跟狗也没什么区别,而大唐时胡人在朝堂上当官的可不少。

没理由少民们亲近对自己压迫深重的大汉,而疏远态度开明的大唐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