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135章 为剃大头,暂缓小发。

第135章 为剃大头,暂缓小发。(第2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要不是咱大清在云南杀的人够多,吴三桂举兵之时,云南的人口、耕地已经大幅度地减少,说不定咱大清还真跪了呢!

所以说特么的,清军的屠杀,反而对咱大清是有利。

要不是云南被图图了一遍,吴三桂举兵之后,绝对会打得更猛!

除了约束清军军纪外,洪老汉奸在剃发问题上也是顶住了巨大的压力。

正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高层如此,可见底层清军对老百姓的态度。

在进兵西南的时候,洪督师为了稳定局势,收买人心,竭力约束清军的军纪。

结果在入黔之初,清军在洪承畴和吴三桂的约束下,烧杀抢掠竟然少了许多,在这个时候贵州基本上没有屠城的记录,不得不说洪督师的此举,为击败李定国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当然了等昆明失守,李定国败局已定的时候,清军就不是洪承畴能够约束的了。

之前要做做样嘛,现在李定国都遁入滇西死地了,再不抢就说不过去了。

在咱大清的治下,不剃头就得死!

然后,谁能想到,在现在的贵州,清军竟然没有花大力气让老百姓剃头?

冠服听民自便,民皆欢呼。

这是这时候一位叫李品先的知县,在四川垫江上任时的政策。

剃发则惊,发短心长,为乱必速。

所以在贵州憋了一肚子火的清军,在云南用力过度了。

搞得吴三桂差点哭了,他娘的把云南的人全杀了,他还怎么永镇云南?

难不成要带着手底下的人,在云南开荒种地,自力求生?

没有奴才,主子们该怎么活?没有老百姓,吴三桂还永镇个屁的云南!

不过世事无常,吴三桂接盘的云南,即便恢复了十几年,也是户口减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