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二十九章 左支右拙

第二十九章 左支右拙(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工商业贸易几乎不存在,到了十九世纪依然是靠农、牧、渔、猎生存。

而且这里的山民野性难驯彪悍好战,动不动就起义搞事。奥斯曼帝国曾多次派大军围剿,但是都无功而返。

这块烂地虽然是奥斯曼的“祖宗基业”,但马哈茂德二世丢了它也一点都不心疼。反而是现在已经基本属于独立状态的塞尔维亚,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丢不得。

因为一旦塞尔维亚沦陷,奥地利进入奥斯曼帝国的道路将畅通无阻。两国之间也是有着百年恩怨,一旦奥地利人尝到鲜血的味道,保不齐会成为下一个俄国,动不动就搞个“土奥战争”什么的。

于是乎,此时的马哈茂德二世不得不留下十五万军队来和俄、奥两国对峙,在南线只有20万人的兵力,要弱于默罕默德·阿里的兵力,他只能希望埃及内乱是真的,自己的先头部队能直接拿下叙利亚。

波斯尼亚是奥斯曼帝国的负收益省份,收上来的税收还不足以支付维护其稳定的费用,波斯尼亚生活着15万克罗地亚人和将近30万塞尔维亚人,当地的波斯尼亚人只有24万。

而以上三个民族,都被正统的奥斯曼人认为是不忠诚的民族。

恐怕奥地利帝国要进攻波斯尼亚,他只能带着自己手下的部队去游击了。

消息传到伊斯坦布尔。

马哈茂德二世暴怒不已。

“该死!言而不信的家伙!背信弃义的小人!可恶的俄国人,可恶的奥地利人,可恶的英国人!...”

马哈茂德二世将列强骂了个遍,但是他只能让大维齐尔费尔·恰克紧急召回巴尔干的部队,让军队回到图尔恰继续和俄国隔着多瑙河对峙,同时分兵去增援塞尔维亚。

波斯尼亚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重要性很低,它的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维持稳定的费用却很高。

面对这块烂地,奥斯曼帝国也是以摆烂的状态统治。奥斯曼人只在城镇中有据点,税收能收多少就算多少,叛乱者只要不喊着独立或者进攻城市,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一地区90%以上是崎岖的山地,农作物产量甚至不到隔壁伏伊伏丁那省的五分之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