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迫降在明朝 > 第八十九章 入京决议

第八十九章 入京决议(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刘一暻的前半句话诸位大臣都没意见,可是后半句话,却如同一颗炸弹投入茅坑,将朝堂炸成一片屎地,顿时各种反对声铺天盖地的迎面扑来。

先前在何宗彦入阁事件中的张延登认为,刘一暻的发言纯属放屁。张延登列举自袁应泰上任以来,关外民不聊生,流民四起,登州每日都有来自辽东的难民上岸,惹的登莱巡抚陶朗先怨言频出。袁应泰在军事上放任蒙古流民,引起沈阳兵变,差点搞成大乱。而此次抚顺围城,袁应泰更是难辞其咎,明知朱万良水平有限,还故意派他袭扰铁岭,结果造成明军兵败。若不是有抚顺之战的遮羞布,袁应泰早应该被撤职查办。

大明朝堂官员都是人精,立马察觉到其中的意图。之前朱万良可是东林系袁应泰的手下,而此刻齐党成员张延登竟然替朱万良有意遮掩,这可是有意思的很。

很快,回过味的三党成员,纷纷调转枪头,群情激昂的请求天启皇帝下令斥责袁应泰。袁应泰自上任以来的各种昏招,更是成为三党攻击的把柄。

以齐党领袖元诗教为首的三党成员,首先拿出自入春以来,从登莱口岸登陆的详细流民数字。同时还信誓旦旦的向皇帝表明这只是明面上的数字,逃亡辽西,以及暗地登陆的流民更是不计其数。

辽阳的袁应泰,这些日子的心情如同过山车一般动荡不安。最早由经略府授意出兵,结果兵败铁岭。整个决策过程,竟然没有一个人提醒他,这让袁应泰感到一丝后怕。显然无论是武官还是手下的文官,都有意看自己的笑话。

京城东林系和三党正为入阁闹的不可开交,这股风潮也影响到了数百里外的辽阳。往日里相见甚欢的同僚,见面都是全程沉默,生怕惹上麻烦。尤其是朱万良兵败铁岭后,辽阳城内更是愁云惨淡。

心情低落的袁应泰一度唉声叹气,但三日后,捷报频传,先是收到抚顺解围的消息,袁应泰来不及庆贺,第二日又收到了铁岭光复的捷报。这一连串的大捷不但让袁应泰瞠目结舌,就连辽阳府的一众官员都为之咋舌不已。在这之前,大部分人对抚顺是否能坚持下去都不看好,更无法想象明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能够一举光复铁岭。

袁应泰阴霾密布的心情顿时变的开朗,他紧急下令向抚顺调拨军粮和物资,同时下令辽阳总兵李秉诚率领所部进驻铁岭。袁应泰一边安排明军调动,一边开始考虑善后的问题。

朱万良兵败铁岭,袁应泰识人不明,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袁应泰希望能将此事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很快袁应泰与抚顺的陈策达成妥协,双方一致认为是副将朱万良贪生怕死导致明军惨败。接到陈策肯定的答复后,袁应泰大笔一挥,下令打开府库,为抚顺驻军预先垫付军功饷银。

最后,元诗教放言,犒赏抚顺明军他不反对,但流民安置,也需要朝廷出钱出力,否则万一登莱两地出现民变,谁来负责?

元诗教的“仗义执言”很快得到朝堂内不少大臣的支持,像楚党黄彦士,浙党姚宗文纷纷力挺支持,甚至连久不露面的昆党领袖顾天峻,宣党领袖汤宾尹也站出来吐了一串泡泡,刷刷存在感表示支持。

东林一系在袁应泰的事情上并非铁板一块,但党内人士架不住三党宣传炮口的轰击。原本持不同意见的党内派系,随着外部压力陡增,意见不同的党内人士很快和党内主流达成和解,快速调转炮口一致对外。

然而打开府库后众人发现,辽东连年战乱,已是入不敷出,库内空荡荡的都能跑老鼠了。

无奈之下,袁应泰将抚顺围城的过程写成奏疏,快速发往京城,请求兵部勘验军功,奖赏有功之士。袁应泰雷厉风行的一系列行动,让逃回辽阳的朱万良面如土色。

朱万良为将多年,岂能不明白事件的危险。回到辽阳后虽然朱万良闭门不出,但他耳目众多,很快探明袁应泰的一系列动作。朱万良思索之后,由心腹将自己的陈情火速送往京城

在各方的博弈下,辽阳汹涌的暗流渐渐平缓,而京城的气氛却变的诡异起来。

五月二十日,内阁首辅刘一暻请求皇帝奖赏驻守赴顺的有功之臣,同时他认为袁应泰自到任以来,兢兢业业,知人善用,接连克复故土有功,应该奖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