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宋神探志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现!暗号留下的关键线索!(第二更)

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现!暗号留下的关键线索!(第二更)(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或许是因为那起案件太过严重,身为推官忙碌不休,根本挤不出时间来记笔录,亦或是别的原因,反正笔录到十月份戛然而止。

狄进收到笔录的当晚,就检查了一遍,从页面的封订来看,并没有最后几页被撕毁的迹象,当然如果小心一些,将最后几页取下,再重新订成册,也是完全可行的。

当然,如果凶手真的发现了笔录的存在,根本不需要那么麻烦,直接烧成灰烬便是,正如那场刑房的大火。

所以狄进并没有觉得会从中收获什么关键线索,但此时写着写着,突然看向这笔录上记载的最后一案,笔缓缓停下:

“外城十里铺铁匠袁大,状告庸医严诚,误诊小儿病状,致使家中幼子病发,老母急怒病倒。”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俗语人尽皆知,两科的难度也一目了然,故而世人都以考进士为荣,考明经似乎是那些摆烂人的选择。

毕竟明经科出身的官员,一辈子努力的终点,就是个基层官员,那恰恰是进士的起点,两者于仕途上的发展简直天差地别。

但实际上,狄仁杰就是明经科入仕,因为那时的狄家虽然也出了几任官员,就门第而言,仍是寒门,狄仁杰学识再好恐怕也是考不上进士的,只能退而求其次,选了明经科。

同样的道理,明经科不代表能力低下,恰恰相反,能考得上明经科的,就证明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智慧思考,这些人或许在底层为官,没办法青史留名,为后世熟知,但他们在各自领域上的处事能力,也许也很优秀。

袁弘靖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的笔录里面,皆是一桩桩普通的案子,却记载得极为细致。

“庸医严诚……小儿病状……老母急怒病倒……”

狄进目光一动,将笔录收好,起身走出书房,穿过院子,抵达后门。

若论格局,自然远不如宋慈的《洗冤集录》,但对于现场侦查的总结,让人颇有所获。

狄进已经看了第二遍,第一遍是纯粹的阅读,第二遍就是将袁弘靖笔录里有用的段落摘录下来,作为援引,再经过一点点修改,顺理成章地构成《洗冤集录》里的篇章。

这個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大部分,如今再抄了两刻钟,笔录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

最后一案是天圣元年十月发生的,是一起庸医害人的案子,从时间上看,后面没过多久,灭门案就发生了。

按照袁弘靖边查案边记下笔录的习惯,应该至少记录一些内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