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死亡女神 > 第六十七章 伏魔记之腾蛇初临(16)

第六十七章 伏魔记之腾蛇初临(16)(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在大赦天下后,杨志脱去了罪身,去东京求职,花了大量财物打点上下后,好不容易得见了高俅,发现自己没钱了,这实在可以说是愚蠢了。既然没有收钱,高俅自然就秉公办事,大怒道:“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今日还要来当差,虽已赦免,难以委用!”除去高俅在大家心中固有的坏印象,大家觉得这句话有错吗?完全没有呀,高俅虽然是奸臣,但也不是笨蛋,他一眼就看出了杨志最大的缺点,没有担当。

对于杨志来说确实很郁闷,但他后面的话,就可以说是刻薄了,他骂道:“……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有人来求你通融办事,那人你不熟,也没有接受财物,所以没有通融,那人就在背后骂你,那人算是什么心态?按杨志在整个事情中表现出来的心态,我真没觉得他比高俅强在哪儿。

杨志卖刀杀牛二也是个很精彩的片段,我在这里只强调一点,面对牛二的百般挑衅,杨志一直在忍耐,直到最后一刀直接捅在了牛二脖子处,干脆的把他杀了。这件事说明杨志并没有在社会底层混迹的经验,那种无赖你犯得着杀他吗?那种人说他是恶人都是抬举他了,就是个地痞流*氓之类的。又不是打不过他,打得他鼻青脸肿,哭爷爷告奶奶的就可以了,为什么偏偏出手就是杀招呢?(鲁智深也遇到过这么一伙流*氓,可以和杨志的做法对比一下)这也为后文杨志押送生辰纲做了铺垫。

在智取生辰纲这个情节中,很有意思的是,押送者杨志他们和劫财的晁盖吴用等人都装扮成了小贩,如果说吴用的计策中出现了个很大的纰漏,那么说杨志的计划就处处都是纰漏了。

首先,在选择工具上,吴用选用的是江州小车,而杨志选用的是挑担,毫无疑问,用车推着绝对要比挑着担子省力气。面对突然情况,不管是劫道的还是被劫的,有充足的力气才能有应变能力,而且在筋疲力尽的情况下,人的反应力,战斗力,包括警惕性都会大幅下降。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吴用也知道,但杨志偏偏不知道。

扈三娘说出的那五个因素不能说没影响,但对战斗力的影响也不大,她也知道这都不是关键因素,所以才来请教离玄。这五个次要因素中需要对第四个,第五个解释一下。第四个说道杨志看到离玄上来会轻视,这是因为离玄是个女人,那个时代背景下杨志对女人的武艺有所轻视在所难免,其实就算是现在也一样。扈三娘话语中就这么个意思,之所以没有直接点出来,也是对离玄的尊重,这个不用多说,这里着重说一下第五个。如果哪位对传统武学有所了解的话,就知道,所有武艺中说到的格挡,都不是呈直角硬碰硬的挡,而是有一定的角度,其实更类似于拨,或者架。真要是垂直着互砍,别说是以古代那种冶铁技术打造的兵器了,就算是现在用特种钢制造的刀,也是经受不住的,砍几下绝对会有缺口了。既然不是用刀的刃部直接相砍,那么所谓的宝刀实用性就不怎么样了,只要砍肉能够利索就行了,所以说兵器之利并不能给武者带来多大的提高,当然,也不能拿块破铜烂铁来凑数。

至于离玄说到的三个主要因素,我解释一下第一个。在这个任务世界中,我对武术尽量写实,不会像一些武侠小说中写到的招式已经类似于仙侠了。既然要写实,那么武术中就不会有什么招式套路,但在现实中,武术确实是有派别的,这种派别主要体现在出手的倾向性上,简单点儿说就是风格,少林长拳和永春的格斗风格就很不一样。有风格的差异,就会有长项和弱点,这对于所有的武术甚至武器都适用,比如说狙击枪为了威力和射程,牺牲了携带性,而手枪为了方便携带,威力就差了很多。所以知道了一个人的武术风格,自然也就会知道他的弱点了,离玄之所以能知道,是因为翠秀山真武观中有很多关于武学的藏书,她在那几年都看过。但要强调的是,只有在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才能用到这种弱点,对于普通人来说,你知道弱点也没用,因为人家的弱点都比你强。

最后,点评一下杨志这个人。

青面兽杨志,上应天暗星,在梁山上坐第十七把交椅。

提到杨志,就必须要提到他的身世,他是武侯杨令公之后,先祖是赫赫有名的杨家将。到了他这一代,不能说是家道中落,但也确实远不如以前了,所以他经常会说“一刀一枪在边疆上博一个封妻荫子”,简单点儿说就是重振家族荣光。这种观念深入他的内心,甚至已经不单单是人生理想了,而成为了一种责任感,一种使命感,就类似于一生致力于恢复大燕的慕容复一样。这种天赋使命从杨志一出生,就重重的压在了他的心头,就恰如那个随他而来的面上的青色胎记一般。

另外,吴用他们七个都推着一辆小车,而杨志他们只是让十几个士卒挑着担子,杨志和那几个老督管都空着手。要知道,他们都是扮演的小贩,不是十几辆大车的商队,小本买卖来往一趟很不容易,不但路途遥远,还要面对劫匪和猛兽的侵袭,自然是能多带点儿货就多带点儿货,所以不管是老板还是伙计,都得忙活,绝不会出现闲人。还有就是,在外面闯荡的商家讲究和气生财,对外人如此,对自家的伙计更要如此。要不然人家凭什么要跟着你一路艰辛的去做买卖,甚至阴暗点儿想,你要虐待人家,人家说不定就会联合一伙匪徒,合伙把你给做了。这样看来,不管是路边的还是店里的,看到吴用一伙人,都知道这确实是做小买卖的(当然是在没认出晁盖的前提下),再看另一伙儿,有点儿底层社会经验的人就知道他们是扮的。而且路上必然要住店,吴用可以把小车放到店里,招呼店里的伙计看一下就可以,杨志他们敢让店里伙计帮忙看护十一担子的珠宝吗?住店还要把货给担到房内,这不明摆着告诉人家这些货担里的东西很值钱吗?杨志在遇到晁盖他们之前没有被店家见财起意给做了确实算是运气很好了,要知道,在那个社会背景下黑店绝对不是个别。杨志采用这种方法来押送生辰纲,其核心就在一个骗字,骗的了诸多劫匪,就算成功了,但这是两个不懂行,完全没有社会底层经验的人(梁中书和杨志)商讨出来的计划,可以说注定要失败的。而杨志的计划中,也没有说万一有劫匪没被骗到,那怎么办?一点儿后备计划都没有,这真可以说是愚蠢了。

再看看吴用,他开始的时候也是采用了骗,但如果没能骗过杨志他们,那么只能武力夺取了。吴用绝对是有这个后备计划的,要知道,他去找三阮兄弟的时候理由就是他,晁盖,刘唐加起来武力值还不够,所以还需要再找帮手,这说明他是把武力夺取作为后备计划的。还有通观整部水浒,三阮兄弟的武艺并不算很好,他们最出彩的是水上功夫,再看看当晁盖知道官府要抓他们的时候,吴用直接提出了,他们可以去梁山避难。梁山下的水泊是个极大的地利优势,只有精通水上功夫的人才能将这个优势发挥到最大,才能以弱势兵力抵挡,甚至击败官府派出的军队。这时候知道为什么吴用要去找三阮兄弟了吧。狡兔三窟,在计划的时候处处给自己留下余地,因为计划没有变化快,这才算是谋略,相比而言,杨志那个算什么呀。

综上所述,杨志除了武功不错,再找不出一点儿性格闪光的地方了,心理缺陷一大堆,脑子还不怎么好用,在水浒作者眼里,杨志别说人了,连魔都算不上。

最后,杨志的结局是在征讨方腊的时候病死了,杨志盼了一辈子,总算是盼到了“一刀一枪在边疆上博一个封妻荫子”的机会,可作者还偏偏连在战场上战死的机会都不给他,让他在正值壮年的时候病死,可见其对他的态度。

正是这种沉重的使命感,让杨志犯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错误。他押送的花石纲在黄河翻了船,不敢回京复命,就畏罪潜逃了。毫无疑问,这是个很没有担当的行为,这也是他的一个很重要的性格特点,那么我们就要问一下了,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假设杨志回京复命了,那么估计就得贬去官职了,严重点儿还要被刺配边远,最倒霉的就是遇到宋徽宗不高兴,毕竟花石纲就是为了给他造花园,或者叫“艮岳”,皇帝一怒,估计杨志的性命就难保了。这轻中重三种责罚杨志在怕什么?答案是他都怕,死了固然可怕,但脸上刺字,身负罪责,对以恢复杨家荣光为使命的杨志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所以他选择了跑,他必须要留着有用之身完成自己的使命。

是不是听起来挺有道理的,那是因为我们从杨志的角度来分析的,这就类似于小时候受过虐待,长大后就要报复社会一样,不能说没有缘由,但绝对不合情理,不合法度。不管杨志给自己找了多少借口,他畏罪潜逃,没有担当是绝对不对的,是一种很卑劣的行为。

这种心理在他丢失了生辰纲后又一次出现了,其实我们从上下文来分析,就会发现,杨志不是没有补救的机会,他甚至能够在蔡京生辰之前就将生辰纲再找回来,弥补自己的过失(我之前说过吴用设计的智取生辰纲中有一个很大的纰漏),差一点儿,也可以戴罪立功,毕竟梁中书还是挺赏识他的,最次的,梁中书冷落了他,也不至于就杀了他吧?花石纲是皇帝要的,属于朝廷任务,但运送生辰纲,不过是梁中书给蔡京的生日礼物,属于私人任务,处罚的罪责也会轻一些。但杨志没有想到这么多,他在又一次犯错之后,依然选择了潜逃,并且他的逃跑行为给侦破整个生辰纲案件平添了许多变数(这个在后文会说到)。

杨志心中沉重的使命已经让他变成了一个没有担当的小人,他对自己所犯的错误都采取了一种逃避的态度。一人做事一人当,这也算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杨志既然失去了这种品质,则当不得人!

这是杨志最大的性格缺陷,除此外,他还有一些其他性格缺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