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血雨苍穹 > 第一百二十三回 沧州风云 三辅臣各怀鬼胎

第一百二十三回 沧州风云 三辅臣各怀鬼胎(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此猖獗呢?”后世贤君更是以此为戒,轻易不斩杀统兵将军。

嘉靖听完微微一笑道:“夏大人可是给朕出了个难题啊,朕若杀张士进便如南宋之宋文帝,更是难称后世贤君,只是张士进克扣军饷意图谋反证据确凿朕不得不防。”“回皇上话,臣以为不然,张士进乃忠良之后,更是镇守沧州二十年,倭寇猖獗屡,沧州连年告急,连换三任督师都不是倭寇对手,损兵折将不说,我堂堂天朝大国州县却被扶桑小国攻占,百姓更是活在困难之中,张士进临危授将,以奇兵攻破倭寇主力,一鼓作气收服城镇二十余座,更是火烧扶桑军战船使扶桑水军大败。方保我沧州十几

年并无兵患。”

嘉靖听完也是连连点头,当年扶桑来犯张士进击退扶桑军功不可没,只是这奏折中所言还有那东南之地的煞气又是如何!

嘉靖拿出两份奏折交于夏言,夏言躬身接过,看罢完毕正是并州督师还有沧州偏将弹劾张士进的奏折。

第二日一早,夏言穿戴完毕,坐上轿子直奔无忧观,张士进不仅与自己有旧更是国之栋梁,有此人在可保边界无患,倭寇虽凶但是二十年都无法攻破沧州图谋大明张士进

居功甚伟,如此忠臣如果杀了岂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日后倭寇再犯边界何人能挡。

张士进孤身一人奉旨进京,被锦衣卫拿住打入死牢,嘉靖虽然身在无忧观对这些事情早已知晓,东厂耳目遍布京城,冯保将事情经过原原本本向嘉靖说了一遍。

嘉靖听完心中也犯嘀咕,如果张士进真的有心谋反应该不会蠢到只身进京被自己拿住,难道这里边有什么纰漏之处,嘉靖虽然笃信道术但是人并不糊涂。这时门外的小太监来报,尚书房夏言夏大人求见,嘉靖点头示意,夏言走进大殿见皇帝闭目养神不敢惊扰站在一旁,嘉靖睁开眼睛看着站在一旁的夏言有些好奇,别人前

来都是急于向自己汇报一些事情,反而这夏言甚是奇怪一言不发站在那里。

夏言看完将奏折递给嘉靖道:“圣上明断,奏折上所言之罪名没有证据不足为凭,只因如此斩杀功臣良将,必定令三军将士心寒。”

嘉靖听完自是明白其中事理,自己又何尝不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但是朕的修道求仙之路如果真的如道长所言又该如何。“夏爱卿所言朕已知晓,朕一心修道将大小国事托付严嵩徐阶与你三人,对此事严嵩主杀一儆百,而你主张查明缘由再做论断,朕一时很难决策,所以今日便宣徐爱卿到此

听听有何看法,朕也好最终定夺。”

“皇上英明,臣夏言先行回避。”徐阶接到太监传信立刻前往无优道观,徐阶极其聪明已经大体猜到皇上召见自己的缘由,张士进率部抵挡倭寇深得民心,可惜此人过于刚正与当朝权相严嵩不和几次弹劾严嵩,如果自己助严嵩杀死张士进,那么夏大人必定会对自己不满,而自己也要受世人所唾骂,如果替张士进开脱必然得罪严嵩,自己夹在中间很难取舍,如果圣上问起

“夏爱卿,可是有事向朕禀报?”“回禀皇上,臣也是在等皇上发问,古往今来历代明君,无不是善于倾听纳谏的君主,李世民失魏征痛苦流涕言自己失一明镜,所以微臣才敢斗胆一试,圣上乃是当世圣君

。”夏言一个高帽捧的嘉靖十分开心,自己可以与历代圣明的君王相比。

“好了,夏爱卿来此应当不是只为了称赞朕几句!”

“皇上英明,臣这次来是要为圣上讲一个故事,仅此而已。”

“夏大人乃是两朝老臣,国之栋梁,请讲。”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在位时,名将檀道济能征惯战,其率军队所向披靡但檀位高权重,引起宠臣刘湛及弟刘义康之妒忌他们力劝宋文帝召檀入朝,以莫须有之罪名关押,并最终杀害檀及其子临刑时,檀怒将头巾扔在地上:“你们这是自坏万里长城啊。”北魏闻迅大举南伐,待大军饮马长江时,宋文帝才慨叹:“如果檀道济还在,他们怎么会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