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子 > 190.第 190 章

190.第 190 章(第1 / 8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所以诸葛亮一直都很愉快,他忙碌于军备管理,忙碌于重修新法,忙碌于贯彻落实由司论其刑赏,将人治逐步推向法制。

正因蜀汉的人才太少,他没有能够交付后背的人,只能万事自己上,最后一篇《后出师表》较之于《前出师表》 多了多少仓皇壮烈。前后出师表只差一年,在这一年诸葛亮遭遇了什么,后表上均有书写,他所熟悉的人一一逝去,蜀汉的忠诚良将均都追随刘备而去,蜀汉的军队又已疲乏,蜀汉的经济即将崩溃。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不能停下北伐之路,因为停下,就意味着灭亡。

他只能耗尽心血,以死为底,纵然最后输了,也可称得上轰轰烈烈。

但是在东汉,诸葛亮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物,文臣武将良帝均在,让他的亮小少年一直能够愉悦又有着奔头,一路前进。

这种幸福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是在后世常有人说,宁可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也不要生活在发达国家。

为何。

小孩面露震撼, 他将这张纸条抽起,用着近乎是敬仰得眼神看着纸上的字迹,然后双眸亮晶晶得说“此为蜀汉丞相诸葛孔明所写,光甚喜之。”

夏安然微微一笑, 他眸光柔软, 看着小孩捧着这一张纸条欢喜的模样, 笑而不语。

出自于《后出师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所在东汉其实没有出现, 夏安然亦不曾见到过那流传千古的前后出师表。

在历史上,诸葛亮亦非纯粹的军事人才,在东汉之时更是因为跟随夏安然学习, 最后他的路线偏向了荀彧那边的政治、发明、军事一把抓的类型, 至于带兵,大汉人才济济, 并不需他过于操心。

事实上,在后期,因为出色的人才培养和传输系统, 汉国武将同谋士数目均都不缺, 大汉可以失去一个两个武将谋士, 却无法失去立足于后勤筹备的荀彧、夏安然、诸葛亮这一个黄金团体中的任何一个。

正因为在发展中国家你能看到所有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到了年底的时候回头看看,会发现这一年自己也好,社会也好都是在想着前头进步,距离之前定下的目标都要更进一步。

但是在发达国家,无论这个国家如何努力,花无百日红,到了巅峰之后定然会迎来衰退。

这种看在眼里却无法遏制的衰退,以及想到明天,想到孩子们未来所会带来的悲伤感会如巨石一般沉沉压在人的心里。

就算是微笑,也是带着苦涩的。

东汉,便是前者。

荀彧长于统筹,亦擅政, 他可以轻易平衡各军势力和需求。

夏安然二者均不擅, 然他有一手增产之术, 又长于民生。

而一直跟着他们学习的诸葛亮学习了二人的长处,正因此,夏安然方可安心退休。

康帝、武帝、文帝三帝对于他们这些臣子都给予了足够的信任,故而直至夏安然闭目,诸葛亮都日日昂扬游走于朝堂工房同,并无外出领军的打算,既不领兵,自然也不会写这二表。

且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写《后出师表》的时候,正陷入蜀汉已经无人可用、无人可靠之窘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