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西河口秘闻 > 前言

前言(第1 / 2页)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就是我赶火车去西河口的原因。

总地来说,西河口的风景还算不错,有山有水,河边还种着柳树。看那树干的粗细,估计是年深日久了,有成精的风险。沿着河边的街道(街口有个类似牌坊一样的东西,上面写着这条街的名字——“吉庆街”),走了十来分钟,总算到了亲戚家门口。

对于我这样一个宅男来说,长途旅行真是件痛苦的事。

然而父亲卧病在床,不堪旅途劳苦,只能托付我去办这件事。

谁能想到,正是因为这次旅行,让我有机会见识到了一个离奇的地方,和曾经在这个地方发生的一件件离奇的故事。

说到这里,不得不讲讲我的父亲。他老人家今年五十有八,用已经不太流行的词儿来说,算是位老学究。生平喜爱研究历史人文、地方风俗,还曾经在国字号的刊物上发表过学术性的文章。

因为他重视传统教育,于是顺便也重视起家族历史来。在我小时候,他总喜欢拿出家族旧事来说给我听。祖上的名人、可歌可泣的故事,无一例外,对我念叨了好多遍。

昨日他躺在床上,把我叫到床边,说道:“你小时候,我跟你提过一位先人,叫‘文书公’的,还记得吗?”

脑海里似乎还有些印象,我点头说记得。

他很欣慰,说:“文书公生活在民国初年,算起来,也是我太爷爷那辈的人了。他这人虽然搞过学问,接触了些新文化,但一生坎坷,多灾多难。不知怎么后来追寻上了老庄学说,看破了名利荣辱,就一直隐居在老家。”

听父亲这么说,我想起来了,他确实对我提起过这位老祖先。当时说到这位先人,父亲评价还蛮高,大致给了个“不图名利,造福一方”的评语。

父亲接着说:“老家名叫‘西河口’,现在是个小镇子。也怪我,一直没带你回去。最近他们搞新农村建设,一些老房子要拆了。前几日我接到电话,是文书公的嫡系后人告诉我说,在搬家的时候找到一些书,看上去似乎是文书公写的。他们家好几代务农了,大字不识几个,也看不明白写了些啥。因为想着我还有些墨水,便托我去取走。然而我这几年有病在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