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 > 第十四章 齐人之福

第十四章 齐人之福(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麻姑住的是栋连轩带厢的套间。石青进了轩室,没见到麻姑,便踱进里间厢房。进了厢房一看,但见麻姑独自一人安安静静地坐在妆台前,听到动静却没有回身。

“麻姑。”石青唤了一声,走到麻姑身后站定,双手抚住她的双肩。

“石青。”麻姑温柔地唤了一声,缓缓转过身来。带她转过身后,石青霍然发现,麻姑俏脸粉红,似乎有说不出地害羞和欢喜。

“咦。麻姑,你怎么啦?”石青惊讶不已。虽然刚刚举行婚礼,可是两人早有了夫妻之实,其间有几次欢愉到极处,两人还做过很出格、很害羞的另类私房事探讨。自那以后,石青不认为麻姑还会有在自己面前害羞的一天。

“石青。”麻姑低声轻唤,双手伸出揽在石青腰间,脸颊凑过来贴在石青小腹上,一边摩挲着一边喃喃道:“老人说,女人和自己的男人入了洞房就会有孩子,我想为你生个孩子……”

何三娃禀道:“禀大将军,襄国、冀州刚刚传来消息。襄国孙都督来报,整编已毕的四万人马分作三路,二十一日凌晨动身北上,分别赶往中山郡、鲁口郡、渤海郡三地。冀州丁司马传来消息,他于二十日率五千精骑赶往安国,将会密切注意幽州军的动向。”

“嗯。这就好,本将军可不想在新婚之夜收到燕军奇袭冀州的大礼。”石青若有所思地一笑。

拟议中的封王大典从八月二十二开始,到九月初八结束,整整有半个月时间。在这半个月里,邺城七门不禁,皇城大开,供四周民众自由往来观赏。当然,这半个月时间不是连轴转地进行庆贺赐宴这等事,其中只头三天的日程安排的比较有意义,比如受封、赐宴、拜祖、祭天等等都是在这头三天完成,以后的时间虽然还是在大典期,活动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各部司官署人事职能的充实上去了。其中还有一个插曲是,石青娶亲。

八月二十六日是申钟、刘征、刘启几位老人亲自占卜的适宜嫁娶的黄道吉日。这一天石青同时迎娶两位夫人,大夫人是民王之女、郡主麻姑;二夫人是忠烈之后祖氏之女祖凤。

征北大将军邺城行营设在李农曾经居住过的原大司空官邸。官邸按照石青的意思重新规划过,一道围墙隔出了一个小小的院落作为石青和两位夫人居住的后宅。前院是行营四司和石青办公之地,占了官邸面积十成中的七八成。

听了麻姑的傻话石青差点笑出声,男女一旦有了夫妻之实便会可能孕育生命,入洞房只是夫妻之实隐晦的说法而已,没想到麻姑竟然不懂。

尽管石青希望婚事从简,可到了如今这个地位,有些东西已经不是他能随意决定的了。二十六日这天,喜乐连天响,宾客如云来,青兖新义军旧部,关中东来人士,襄国、鲁口归降之众,邺城本地头面人物,司、豫等地相应的豪杰,一拨拨,一群群蜂拥而来。邺城行营前院开了两三百桌流水宴席,犹自不够用,回廊下、花径间、林荫下到处站满了等待下一波入席的来宾。

石青不敢怠慢任何一路来宾,从辰时起就端着酒壶酒盏四处周旋,遇上乡老郡望、德高望重便敬上两杯,遇上老部下对饮两杯,遇上新附之士则是慰勉一番,忙的他四脚朝天,口干舌燥,即便花车载了新娘进门,他也没和送亲之人多做应酬。

天黑下来后,几百盏灯笼燃起,映的邺城行营亮如白昼。这时候已没有新的宾客到来,但行营前院依旧觥筹交错,喧闹连天,至少还有七八百人滞留。石青浑身酸软,感觉这一天比上阵厮杀还要难受,留意到剩下的来宾大多是比较熟的面孔,便告了声罪,转回后院。

石青不愿意因为有两个夫人的缘故就把自己的家分成两个小家,所以,后宅没有再进行分隔,而是一个整体的院落。正堂与院门相对,麻姑、祖凤的居处则分布在正堂和院门两侧,两人对门而居,中间只隔了一块花圃。

后宅里灯火通明,用作装饰的彩绸锦缎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十几个侍女来回奔走,不知在忙些什么,看见石青进来,一起屈身行礼,莺莺燕燕地叫道:“将军回来了…。。”石青眉头一皱,为难地向两边望了望,踌躇了一会儿,这才举步向麻姑的居所走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