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电影世界一路前行 > 第163章巧遇

第163章巧遇(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人还未到近前,大汉就拱手行礼,朗声道:“见过先生,不知府中有何吩咐,遣一人言语一声即可,怎可劳烦先生亲来!”大汉见得刘柯腰挎长剑,手扶剑柄。器宇轩昂,下意识就认定刘柯是平南王世子聘请的武功教习,武功高强,算得是世子心腹。而且通常本事大的人,脾气也大,容不得怠慢。

果不出大汉预料。只听刘柯语气高傲,说道:“你便是乌老大?”

乌老大赶忙说道:“不敢当先生如此称呼,如不嫌弃,称呼在下一声老乌即可。”

刘柯微微颔首算是应了,说道:“我要前往飞仙岛,不知何时出发。”

乌老大恭敬道:“烦请先生稍等,运往飞仙岛的物资正在装船。最多半个时辰就能出发。

…………

有明一朝,虽然名义上禁海达二百年之久,但真正禁海的只有明初洪武、永乐和嘉靖年间,真正实行海禁的时间不过七十年左右。

嘉靖年间,最大的武装走私集团头目王直,成为众多走私集团的公认首领,“三十六岛之夷,皆听指挥”,拥众数十万,先称“靖海王”,后称“徽王”,甚至“南面称孤”。明王朝对这些武装走私集团进行军事打击,走私集团则团结起来并连结利用日本倭寇进行对抗,从而造成嘉靖四十多年间旷日持久的所谓“倭寇之乱”。然倭寇之乱屡打不绝,甚至越打击反而越剧烈。

隆庆元年,万历皇帝的老爹隆庆皇帝(明穆宗)认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于是,海贸兴盛,明朝的产品诸如丝织品、瓷器、茶叶、铁器等物,出口之后广受世界各国欢迎,而许多国家缺乏名优商品能满足明朝的国内需求,只好以白银支付所购明朝商品,引致白银大量流入明朝。葡萄牙、西班牙在南美洲所产白银,日本等国本地的银矿尽皆输入明朝,为明王朝打工,是贸易呈现出超。

“你自去安排,不用管我。”乌老大闻言拱手退下,继续安排物资的装运,刘柯则自己漫步与甲板之上,四处打量。

这是一艘官料一千料的大福船,长有十二三丈,宽约两丈。其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两舷向外拱,两侧有护板。靠近船舷的地方有一个个近丈长被油布包裹的东西,刘柯走近之后暗自观察,才发现是一门门的火炮。火炮旁边则是一个个大木箱子,里面则是一个个短炮管样式的东西,其中填有弹丸和火药。

此时,隆庆开关已有十余年,沿海贸易兴盛,五羊城作为自战国开始的重要港口自然也是繁盛无比。

走在熙熙攘攘的码头之上,刘柯四处搜寻,不多时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数艘停泊在一起的大福船,船头之上挂着一面绣着“南”字的大旗。走到船边时,刘柯便被两个抱着膀子的大汉拦住。不过,在刘柯将一枚铜符抛过去后,这两个面色不善的大汉立马变了颜色。

刘柯故作高傲,眼神根本不看两人,好像是在看天上。“我奉命来找乌老大。乘船前往飞仙岛。”

两个大汉不以为杵,反而弓腰塌背的将铜符双手奉还给刘柯。刘柯则做足了姿态,一只手接了过来。接着,二人就引着刘柯上了其中一艘大福船。沿路刘柯只要出示那枚铜符,便是通行无阻。

顺着跳板走上船板,刘柯就见到一个青衣大汉正站在船尾的甲板上,指挥着一众水手将码头上的物资调运上船。自有水手跑到他跟前递上那块铜符,低声说了两句,青衣大汉转头看见刘柯,疾步下了甲板。走了过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