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八十一章 化危为机

第八十一章 化危为机(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虽然这个评价很笼统,但是共和国陆军的一些资料足以说明问题。

不管怎么说,谁也不能否认,美军败了,而且败得很惨。

因为失败与胜利都是相对的,所以美军败没败,还得看交战对手的情况。

当然,考虑到对手的情况后,只能说美军败得更惨。

暂且不说共和国军队在这30个小时里的伤亡与损失,仅仅提到一点,就能明白美军败得有多惨:在这30个小时里,在正面战场上与美军作战的,就只有占领了萨拉托夫的第八战斗单位!

也就是说,4个美军师面对1个战斗单位。

第八十一章 化危为机

关于萨拉托夫战役的记载有很多,大多强调中美两国陆军在这场战役中的作用,没有多少人给予俄军正面评价,甚至有很多人认为,俄军拖了美军的后腿。客观的讲,谁也不能忽视30万俄军,更没有理由认为留下来断后的俄军拖了美军的后腿。从共和国陆军战史对这场战役的评价就看得出来,如果没有30万俄军,美军不但照样会战败,还将败得更加彻底。

从参与时间、投入兵力、作战消耗、战斗伤亡等等数据来看,在萨拉托夫战役中与共和国陆军较量的主力是俄罗斯陆军,而不是美国陆军。当然,这不能否认萨拉托夫战役的主要面,即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专门针对美军的作战行动。

可以说,萨拉托夫战役也是“厄尔布鲁士”作战行动的高潮。

让人觉得难以置信的是,这场几乎让美国陆军彻底绝望的战役,在扣出了第八战斗单位攻打萨拉托夫、以及俄军前来解围之后,共和国军队与美军的交战时间总共只有30个小时。也就是说,在这30个小时内,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支军队的地面部队,在一块陌生的土地上再次碰撞。

单从兵力上讲,就算第八战斗单位全军覆没,伤亡也不会比美军多。更重要的是,当时在萨拉托夫作战的,只有第八战斗单位的战斗旅与半个支援旅(支援旅的低空突击营与低空打击营都部署在后方,而且这些部队都不适合地面作战),即参与萨拉托夫阵地防御战的官兵不到10000人。

即便除掉非战斗人员,4个美军师投入的战斗人员也在4万到5万之间,即用4到5倍的兵力攻打萨拉托夫,还遭受如此惨败,双方战斗力的差距可想而知。

当然,这些数据上的东西,很难真实反映战场情况。

幸运的是,很多亲身经历了萨拉托夫战役、并且活到战后的共和国军人与美国军人都在有生之年写了回忆录,并且重点介绍了这场战斗。不可否认,在美国出版的回忆录要比在共和国出版的多得多。原因也很简单,那些为国做出贡献的美国军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与照顾,而所有参加过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共和国军人都享受着英雄般的待遇,也就是说,美国老兵需要用回忆录来赚钱谋生,而共和国的老兵更愿意将亲身经历的战斗以故事的方式告诉后人,以此让子子孙孙明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有多么的宝贵。当然,在共和国老兵中也有不甘寂寞的,比如一位叫黄俊诚的退役准将就在弥留之年,以口述的方式向共和国知名的传记作家讲述了他的战斗经历,而这其中最精彩,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在萨拉托夫与美军战斗的30个小时(黄俊诚将军就是在这场战斗中立下重大战功,由少尉排长越级提拔为上尉连长,并且在战役结束的时候成为全营最高级别的军官)。后来由中影公司拍摄的战争电影《火线三十小时》就是以黄俊诚将军的回忆录改编而来的,电影的主角实际上就是黄俊诚将军。

这位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就跟随部队开赴哈萨克斯坦,几乎参与了第八战斗单位在大战期间所有战斗的老将军对当时的对手,也就是强攻萨拉托夫的美军做了客观评价,即美军是共和国陆军遭遇过的最强大的对手。

时间变了,地点变了,部队也变了,而唯一没变的就是结果。

因为与这30个小时有关的资料太多,所以没有必要详细介绍。

按照美国陆军记录的交战情况,在最后一股美军撤出战场的时候,参战的4个美军师中:第4师阵亡官兵6000余人、伤残7000余人、失踪与被俘4000余人,还丢弃了所有重装备,算得上是全军覆没(该师的军旗被第八战斗单位缴获,并且成为了共和国军事博物馆中第7面美国陆军师级部队的军旗);第7师阵亡官兵4000余人、伤残5000余人、失踪与被俘近5000人,丢弃了大部分重装备,基本上全面瘫痪(直到1年后,第7师才再次开上战场);第2师阵亡官兵3000余人、伤残5000余人、失踪与被俘近3000人,丢弃大部分重装备,基本丧失战斗力(该师被撤到后方休整,在年底再次参战);第8师阵亡官兵2000余人、伤残6000余人、失踪与被俘5000余人,丢弃大部分重装备,基本丧失战斗力(该师与第2师一样,直到年底才再次开上战场)。

由此可见,在这短短的30个小时内,4个美军师阵亡官兵超过15000人、伤残23000余人、还有大约17000人被俘,平均下来,每个小时就损失近2000名官兵,战斗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事实上,如果不是美国陆军拥有比较完备的战地急救设施与战术运输手段,还得到了俄军的全力支持与协助,阵亡数字肯定不是15000,还得加上三分之二的伤残人员。即便在战争结束之后,战史学家也高度评价了美军的战地急救设施,认为这种美国当局应国会的要求投资开发、并且为每个旅级单位都配备了一套的先进医疗系统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美军,也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美国家庭。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正是这套集美国科学技术大成的战地急救设备,让战争延长了1年以上。理由很简单,在战争中残废的美国军人中,大约半数都在回国后投入到社会生产,成为产业工人,为美国军队生产出了大批武器装备,其中不少还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美军武器的设计与开发工作,有的则继续在军队服役,以教官的身份培养新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