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十六章 关键决策

第十六章 关键决策(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既然必须面对战争,我们就得尽快定下基本策略。”

见到总统与副总统一唱一合,参会人员顿时心知肚白。肯定是在吃早饭的时候,两人交换了观点,并且达成了共识。让杨基奇拉开话题,就是要给其他人提个醒,不要贸然发表意见,以免与主流相左。由此可见,契力亚科夫与乔德诺维奇相互妥协,相互让步,不然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成一致。

“早在年初的时候,我们就收到情报,中国军队的战争准备工作已经到位。”契力亚科夫没有把发言的机会留给别人,“虽然很多人都认为,中国没有大肆扩军,特别是中国陆军并没扩军备战,而我们与中国的战争,注定以陆军为主,没有一支强大的陆军,中国不可能击败我们,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担心什么,在中国陆军开始扩军备战之后再做准备也不迟。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即将爆发的是世界大战,而不是局部战争。从八年前开始,中国就在为战争做准备,而且所有工作都是处于长远考虑,即中国当局早就意识到,要打的是一场持续数年的持久战,而不是能在几个月之内决出胜负的速决战。由此出发,中国的战争准备才真正让人感到恐惧。可以说,只要中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别说我们,就算我们与美国联手作战,取胜的希望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甚至可以说,我们不可能击败中国。问题是,这场战争的主导权不在我们手中,打不打、以及该怎么打,不由我们说了算。客观一点,即便我们没有与美国秘密结盟、即便我们没有出兵哈萨克斯坦、即便我们不打算利用两强相争的机会争夺世界霸权,处于安全考虑,中国的领导人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对我国用兵。事实上,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处在中国元首的位置上,都会做出这样的决策。以实际情况来看,中国从一开始就做全面战争准备,就是因为把我们当成了潜在敌人。总而言之,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越过边境线,攻入我国境内只是迟早的事情。”

一口气说完,契力亚科夫做势喝水,把发言的机会让给了乔德诺维奇。

“注定要卷入战争是一回事,以何种方式卷入战争是另外一回事。”乔德诺维奇仍然显得很有主见,并没照本宣科的按照契力亚科夫的思路说下去。“客观的讲,美国仍然是中国的最大敌人,而且是中国称霸世界的唯一障碍。从中国领导人的立场出发,即便将我们当成潜在敌人,只要我们没有主动挑起事端,甚至没有构成严重威胁,中国当局都会在战略部署上有所保留。说准确一点,中国的领导人很有可能采取东攻西守的战略,首先稳住我们,集中力量打垮美国。从实际情况出发,这也是中国高层的必然选择。原因非常简单,打垮美国的主要力量不是陆军,而是海军、空军与天军。只要中国海军能够击败美国海军,甚至只需要夺取太平洋的制海权,就能对美国本土构成直接威胁,从而迫使美国当局在遭受惨重损失之前承认战败。如此一来,在大陆战场上,中国当局完全可以以陆军为主,即以战略防御来应对我们的威胁,使我们难以有所作为。如同总统所说,美国可以承认战败,只要中国不打算占领美国,战败也只是让美国用一时的退让换来了复兴的希望。可是对我们来说,战败却不能接受。欧亚大陆上不可能出现两个超级大国,总有一个得倒下。即便拓展疆土已经不是现代战争的根本目的,可是土耳其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为了消除来自北方的威胁,中国肯定会在击败我们之后,效仿对付土耳其的办法,将我们肢解为数个国家,从而使我们彻底沦落为二流、甚至三流弱国,永远失去复兴机会。”

第十六章 关键决策

天快亮的时候,激烈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将近14个小时,参会人员不但疲惫不堪,还渐渐失去了耐心。

“前几天,与美国国防部长单独会面的时候,史塔克就明确提到,如果没有我们的全力支持,美国不可能在战争中取胜,而美国国会议员绝对不会让美国卷入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说直接一点,如果战争爆发,而美国当局看不到取胜希望的话,美国国会很有可能以弹劾总统的方式退出战争,变相承认战败。”草草吃过早饭,会议再次开始后,国防部长杨基奇率先发言,而且直接抛出了重磅炸弹。“毋庸置疑,美国会失去霸主地位,但是能够保存国力,为二十年后复兴打下基础。非常可惜,我们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美国战败,等于承认了中国的霸主地位。更重要的是,中东战争之后,中国一直在积极备战,必须合理利用储备了近二十年的战争力量,不然中国当局无法向国民交代,而因此导致的社会矛盾也无法化解。说直接点,美国投降,不等于战争不会爆发。战争肯定会爆发,只是规模大小与时间早晚的问题。我们的装甲部队开进阿斯塔纳,将哈萨克斯坦总理送进总统府的那一天,我们就成了中国的敌对国。除了美国,只有我们值得让中国大动干戈,也只有我们才能消耗掉中国军火库里堆积如山的战争物资。即便与美国联手,我们也没有十成胜算,单独迎战,战败将比我们任何人想像的还要来得快。”

杨基奇的话刚刚落音,巨大的会议室内顿时沸腾了起来。

让众多参会人员感到惊讶的不是杨基奇的论调,而是他的立场。众所周知,杨基奇是契力亚科夫一手栽培的得力部下,也是众多政府高官中与总统关系最密切的一个,更是契力亚科夫最主要的支持者。在此之前,杨基奇一直坚持务实方略,即俄罗斯没有必要替美国出头。即便在半个小时前,也就是中途休会去吃早饭之前,杨基奇仍然坚持认为,俄罗斯应该坚守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避免过早卷入中美之战。

似乎意识到说得太多,在点明主题之前,乔德诺维奇就停了下来。

肯定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

如果没有发生大事,杨基奇不可能在吃顿早饭的功夫改变基本政治立场。

明白这个道理后,参会人员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契力亚科夫,而且没人抢先发言,都等着总统开口。

“刚刚收到的情报,中国高层很有可能在战争问题上做出了重大决策。”契力亚科夫的语气非常平静,仿佛提到的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虽然暂时还不清楚具体情况,但是在过去几年间,中国当局也在战争问题上犹豫不决。根据得到确认的情报,去年年初,中国当局就差点做出主动挑起战争的决策。一年多下来,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裴承毅出任国家元首就能证明,在是战是和的问题上,中国高层已经有了决策,缺的只是具体的应对手段。”

“毋庸置疑,战争已经无法避免了,我们更得考虑该如何应对。”趁契力亚科夫停顿的机会,乔德诺维奇着重强调了一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