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三章 换届选举

第三章 换届选举(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是在政治影响力与威望上,颜靖宇还不具备挑战顾卫民的资格。虽然按照n的评价,共和国的国家副元首并不等同于美国的副总统,是具有一定实权的国家领导人,比如当年担任副元首的王元庆就负责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以及共和国的外交工作,但是颜靖宇远远比不上当年的王元庆,而且也没有获得多少实际权力,在2037年到2042年的任期中,主要负责经济发展,与外交、国防等领域均没有太多关系。受此影响,颜靖宇在共和国的中央政府与军队中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威望更是谈不上。就算得到李存勋与裴承毅支持,加上裴承毅在中东战争中取得的成就,颜靖宇也最多借此机会巩固二号领导人的位置,为5年后出任共和国国家元首打下基础。

二是共和国高层形成的三足鼎力局面,让颜靖宇不敢轻举妄动。虽然由顾卫民、颜靖宇与叶致胜形成的三足鼎力的政治格局对共和国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比如在中东战争中,就只有颜靖宇持强硬立场,顾卫民与叶致胜都不支持用战争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共和国军队在北方战线上取胜之后,在南方战线上没有多大作为。但是这种局面最有效的维持了共和国的稳定局面,特别是在没有一个核心领导人的情况下,相互制约的政治局面,成为了维持政治稳定的基础。因为顾卫民扶持的帅永康严重缺乏政治资本,就算当上了常务副总理,也不大可能在2047年之前成为国家主要领导人,也就不可能与颜靖宇竞争元首职位,所以颜靖宇需要提防的不是顾卫民,而是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叶致胜。如此一来,只要能够在2047年顺利成为共和国国家元首,颜靖宇就没有理由在2042年挑战顾卫民,为早就被认为是野心家的叶致胜做嫁衣裳。

三是中东战争造成的影响,注定在2042年之后的数年间,共和国将以稳定内部局势为主,不会在对外行动上有多大作为,而像颜靖宇这种拥有雄心壮志的政治家,肯定会设法避开这段时期。如同洛布林夫人在2040年放弃了竞选美国总统的机会一样,在明知道不会有多大作为的情况下,颜靖宇为什么要挑战顾卫民呢?更重要的是,颜靖宇是王元庆亲手培养的国家领导人,而且是一个在性格与处事风格上都与王元庆非常相似的领导人,他就不可能不知道,在中东战争之后,共和国需要休养生息,需要顾卫民那样的领导人,而不是一个过于强硬的国家元首。

别说三大因素,其中任何一点,都能让颜靖宇有所顾虑。

当然,这番分析也点明了潜在的问题,即与颜靖宇相比,叶致胜才不会安于现状。

第三章 换届选举

2042年的换届选举,算得上是共和国建国100年间,竞争最激烈,也最公开民主的一次国家领导人选举。

受2041年底爆发的“国防部官僚主义作风调查行动”影响,很多人多认为,不甘寂寞的颜靖宇会趁机发难,在换届选举中挑战顾卫民。因为李存勋要到换届选举之后才会辞去军情局长的职务,高调复出的裴承毅明显是颜靖宇的坚定支持者,如此一来,颜靖宇就得到了情报与军队两大强力机构的支持,所以很多高层领导人,甚至部分部长级官员都认为,颜靖宇很有可能在2042年就成为共和国国家元首。

事实上,站出来调整顾卫民的不是颜靖宇,而是叶致胜。

虽然这让人觉得无法理解,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可以说,n不但分析得非常到位,而且得出的结论也非常准确。

首先从颜靖宇的立场出发,只要他还是一个国家利益至上的领导人,就不会在2042年角逐国家元首宝座。原因非常简单,在中东战争还没有正式结束的情况下,共和国需要的不是颜靖宇那样的领导人,而是顾卫民那样的领导人。

换个角度看,共和国与美国的停战谈判一直没有能够取得重大结果,直到2042年底才取得关键性突破,与共和国在2042年7月到8月的换届选举肯定有关系,而且是非常大的关系。站在美国当局的立场上,等到共和国换届选举之后,再根据共和国的政治情况决定停火谈判的立场,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当时,n对共和国换届选举的评论算得上客观公正。

在大部分新闻媒体都认为共和国将在2042年迎来一场剧变的时候,一直以美国准官方媒体著称的n用1个月的时间对共和国的政治局势进行了全面分析,最终得出了顾卫民将涉嫌过关的结论。暂且不说n得出的结论有多么准确,单是从其分析来看,就必须承认这家资深新闻媒体在政治新闻上的高深造诣。

按照n的分析,三大因素决定了颜靖宇不可能挑战顾卫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