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微妙变化

第一百一十六章 微妙变化(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果紧盯着奥斯曼尼耶方向上的战斗,很容易把美军攻占伊斯拉希耶、围攻巴赫切的行动当成守卫伊斯肯德伦的战术反击,而不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战役反击,甚至是影响到整个战局的战略反击。结合发生在迪亚巴克尔方向上的战斗就能发现,杜奇威在西面发起的反击行动,肯定与整个北方战线有关。再留意美以联军在叙利亚南部地区的行动,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杜奇威有很长远的打算,甚至有可能在策划一场大型战役。

因为通过伊斯拉希耶的公路太靠近伊斯肯德伦,在美军近程火力的打击范围之内,所以第八战斗单位在占领伊斯拉希耶之后并没南下,而是准备在占领奥斯曼尼耶之后再从这里出发,攻打伊斯肯德伦。换句话说,受作战区域限制,在无法大规模使用战术空运力量的情况下,送往前线的作战物资中,80%都得通过巴赫切。

对裴承毅来说,可以丢掉伊斯拉希耶,却不能丢掉巴赫切。

从裴承毅的作战部署上也看得出来,攻占伊斯拉希耶本身就是为巴赫切做缓冲。只要占领了奥斯曼尼耶,就能从加武尔山脉的西面沿着高速公路南下,压根没有必要从伊斯拉希耶出发,再次穿越加武尔山脉。

给王学平部署了任务后,裴承毅让龙宏恩联系了梅乐驰少将。

虽然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的炮兵旅都部署在美国海军的远程舰炮威胁不到的哈塞克,能够及时为前线部队提供炮火支援,而且两个炮兵旅部署在一起,在关键时刻能够为某一地区的作战行动提供双倍的炮火支援,但是与第十战斗单位的炮兵旅一样,这两个炮兵旅面临一个严峻问题,那就是无法获取充足的弹药。因为从海湾地区通往哈塞克的铁路线必须经过伊拉克的摩苏尔,所以弹药补给首先得满足第十战斗单位的需求,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炮兵旅的处境还比不上第十战斗单位的同行。

第一百一十六章 微妙变化

当天晚上,裴承毅收到的第三条好消息是由李存勋从国内发来的。

经过军情局长的努力,元首已经批准了裴承毅的第二次增兵请求,派遣蹇柄彪中将的第六战斗单位与商雪韵中将的第七战斗单位参战。更加重要的是,这两支战斗单位都将以战略空运的方式开赴战场。也就是说,7月10日之前,第六战斗单位就能部署到位,第七战斗单位则要等到7月15日才能到达战场。

事实上,这也是裴承毅在8日夜间收到的最后一条好消息。

快到9日凌晨的时候,第八战斗单位的王学平发来急报,美军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的突击部队占领了伊斯拉希耶,并且正在围攻巴赫切。

远程炮兵发不了力,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航空兵身上。

在之前的进攻作战中,裴承毅很少考虑空中支援,主要就是通信受到干扰,前线作战部队无法及时为航空兵提供目标信息,很难引导空中打击,因为战局发展很快,谁也无法准确掌握战场局势,空中支援很容易误伤友军,所以指挥官不得不慎重考虑。现在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美军已经占领了伊斯拉希耶,轰炸时不用担心会炸到友军。在巴赫切的防御作战中,防御部队可以划出防区,让空中支援专门打击防区外的敌人。虽然这么做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空中支援的作用,但是能有效阻止敌人的后继兵力,使敌人难以持续进攻,最终瓦解敌人的进攻。

安排好这些事情,裴承毅才与蹇柄彪与商雪韵通了电话。

因为战局紧张,所以裴承毅没有多罗嗦,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情况后,就给两位将军部署了任务,然后让东方闻去负责处理相关的协调工作。

处理完这件事情,裴承毅才有时间好好考虑一下战场上的情况。

当时裴承毅正打算与蹇柄彪、商雪韵进行视频会议。

收到消息后,他立即取消了会议安排,联系上了王学平。

让王学平大致介绍了情况之后,裴承毅只下达了一条命令,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巴赫切。

对裴承毅来说,没有第二种选择。

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的主力都在巴赫切以西的杰伊汉河下游平原地区,西面是由大约20万土军(其中只有3个正规师,其余的均是紧急动员的预备役与民兵部队)重兵把守的阿达纳、南面是美军严密防守的伊斯肯德伦、背后则是易守难攻的奥斯曼尼耶;通往前线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条从伊斯拉希耶经过,在奥斯曼尼耶南面大约40千米处穿过加武尔山脉,在距离伊斯肯德伦大约30千米的亚卡哲克连入高速公路,分别前往南北两座大城市,另外一条通过巴赫切,从加武尔山脉北面绕了过去,直接通往奥斯曼尼耶。美军在反击的时候肯定会首先攻打伊斯拉希耶,毕竟从这里可以杀向伊斯肯德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