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七十八章 当面保证

第七十八章 当面保证(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既然要防御,裴承毅就得留下一支足够强大的空中力量。

问题是,j-16d机群的规模非常有限。从持续作战的角度出发,每次战斗最多投入总兵力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在投入的j-16d不到300架的情况下,每次最多出动60架,其他的则要留在地面上。虽然美国空军的情况不会好到哪里去,其f-42c的装备数量甚至不到200架,一次最多投入50到60架重型制空战斗机,但是美军在战区附近有更多的军事基地,出动效率肯定更高。

按照裴承毅的估计,要在第一周确保制空权,就得取消第三轮轰炸。

准确的说,是让执行第二轮轰炸的j-17战斗机来执行第三轮轰炸,把j-16d战斗机全部用来执行制空作战任务。

正是如此,裴承毅必须有所舍弃。

第七十八章 当面保证

9点刚过,裴承毅就收到了第二轮轰炸的第一份报告。

因为还有部分轰炸结果没有得到确认,所以这只是一份临时性战报。直到9点20分左右,在最后几个轰炸结果得到确认后,裴承毅才收到了参谋提交的正式战报。第二轮轰炸行动取得圆满成功,78个主要目标全部被摧毁或者被瘫痪,44个次要目标中,31个被摧毁或者被瘫痪,13个丧失功能。严格说来,这个结果已经超过了裴承毅的预料,因为他没有指望能够获得这么好的战果。

与杜奇威预料的一样,第二轮轰炸行动结束后,裴承毅必须做出一个关键决策,即是否及时展开第三轮轰炸行动。

按照战前部署,执行了第一轮轰炸任务的战术战斗机降落到伊朗、伊拉克与叙利亚的空军基地之后,半数j-16d立即挂着制空弹药升空执行巡逻任务,另外一半j-16d则在跑道边上等待升空。利用这个机会,空军的地勤人员在不影响正常升空的情况下,对战斗机进行了必要的维护。

要么加强打击,要么加强防御。

万幸的是,裴承毅不用像杜奇威那样急着做出选择。

不管怎么说,要让100多架j-16d再次起飞,至少要等到10点左右,在此期间,战场局势很有可能发生重大转变。因此在等待消息的时候,裴承毅没有急着下达命令。当时他还在等待另外一个重大消息。

伊斯兰堡时间9点30分,即巴格达时间7点30分,伊拉克当局率先宣布,因为无法容忍土耳其当局的极端民族政策,伊拉克将参与共和国发起的军事行动,为解救遭到土当局残酷迫害的库尔德人尽到一份力量。与此同时,伊拉克国防部正式宣布,向共和国的军事力量开放全部军事设施与国家基础设施,并且将3个旅的作战部队派往基尔库克、摩苏尔与埃尔比勒,巩固北部边境防线。

摆在裴承毅面前的难题是,如果立即发起第三轮进攻,制空能力就将受到影响。

因为j-16d集中参加第一轮轰炸行动,所以共和国空军的制空能力已经受到影响。在第二轮轰炸中,至少有3个编队的j-17e在完成了轰炸任务之后遭遇了土耳其空军的f-54a战斗机,其中2个编队的j-17e遭到导弹攻击。虽然没有1架j-17e被土耳其空军战斗机发射的导弹击落,但是这3次遭遇战足以证明,在没有投入足够多的制空战斗机的情况下,制空权得不到绝对保证。

当然,裴承毅还得考虑发生在8点左右的那场空战。

站在司令官的立场上,裴承毅不会去关注空战的战果,只会留意空战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空战已经打破了历史,是自半岛战争之后,共和国军队与美国军队受次在战场上面对面的交手。虽然这个纪录迟早会被打破,但是美国率先出动舰载战斗机,而不是把部署在南欧地区的重型战斗机派过来,不得不让裴承毅多个心眼。站在裴承毅的角度,首先就得考虑,杜奇威是不是在准备大规模反击。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就不能把全部力量用在进攻上,必须有所保留。

虽然常说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但那是战略层面上的道理,在战术上,防御与进攻绝不能混为一谈。别的不说,美国空军的主力根本没有部署在土耳其,共和国没有任何利用轰炸位于马耳他与意大利的美军基地。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进攻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考虑防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