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六十七章 快速船队

第六十七章 快速船队(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泛泛而言,阿方索并没错,反潜巡逻机就是专门对付潜艇的作战飞机,而阿根廷的敌人就是英国,阿根廷的反潜巡逻机自然是用来对付英国潜艇的。落实到具体行动上,阿方索就大错特错了。

24艘快艇,总共装载了大约2万吨各类生活物资。

按照胡荆安发给裴承毅的清单,第一批物资包括6000吨面粉、4500吨大米、4000吨土豆、1500吨冷冻肉类、1000头肉牛、1500吨罐头、500吨食用油与大约1000吨盐糖等各类杂货。按照阿根廷当局提供的数据,这些物资足够马岛20多万常住居民、以及陆续到达的5000名占领军消耗4到5个月。在裴承毅看来,只要这批物资顺利运抵,在战争结束之前不再需要考虑向马岛运送食物。

正是因为这批物资如此重要,所以裴承毅非常关注。

收到船队出发的消息后,裴承毅联系了身在阿根廷空军司令部的龙宏恩,让他拿着阿根廷总统塞隆签署的命令,让阿方索交出反潜巡逻机部队的指挥权。为了保险起见,裴承毅还联系了那个叫张孝珑的特工。如果有必要,还得让军情局的特工出面,给脑袋里少根筋的阿根廷空军参谋长做做思想工作。

还好,见到总统令,阿方索没有刁难龙宏恩。

第六十七章 快速船队

28日傍晚,由24艘快艇组成的“快速船队”离开了里奥加耶戈斯,奔赴700多千米外的阿根廷港。

组成船队的快艇中,有8艘排水量过千吨的“超豪华游艇”、10艘排水量近千吨的“豪华游艇”与6艘排水量在500吨左右的“大型游艇”,无一例外的,这些游艇都来自阿根廷的权势人物,其中就有塞隆家族的“恩特雷里奥斯”号(“恩特雷里奥斯”是阿根廷畜牧业最发达的省,也是塞隆家族的发家地)。

按照军事顾问团提出的要求,所有征召的快艇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最高航速不得低于75节,最好能够超过100节,因为75节是不被重型反舰鱼雷追上的最低速度,而100节是能有效规避反舰导弹的最低速度;二是最高航速下的最大续航距离不得低于1500海里,因为船队到达马岛后不见得能停靠补给,往返阿根廷港的最短航程为1200海里,留下一定的富裕续航距离,才能保证快艇在遇到麻烦的时候返回里奥加耶戈斯;三是必须拥有或者能够加装自动化装卸工具,主要是船队不见得能国进入阿根廷港,如果需要在海滩上卸货,就得拥有自行装卸能力。

别说三个条件,能够满足前两个条件的只能是“大型游艇”。

事实上,阿方索也没想到,裴承毅会在这个时候要求得到反潜巡逻机的支持。

作为阿根廷空军参谋长,阿方索靠的不仅仅是背景关系,毕竟有关系的人多了去,没有点真才实学,肯定上不了高位。从一开始,阿方索就认为看穿了裴承毅的意图,运送物资是假,消灭英国潜艇是真。虽然向马岛运送增援部队与作战物资也非常重要,但是裴承毅首先要做的不是帮助阿军夺下马岛,而是获得阿军全体将士的支持。相对而言,与击沉几艘英国潜艇相比,向马岛运送部队与物资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再说了,陆军本来就反对攻打马岛,也不是这场冲突的主力,就算裴承毅有能力帮助陆军攻占马岛,就算陆军将士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不等于空军与海军的将士会心甘情愿的听从他的指挥与调度。不管是从个人利益、还是从阿根廷的利益出发,裴承毅都应该想方设法干掉几艘英国潜艇,然后才考虑怎么帮助陆军占领阿根廷港,消灭马岛上的英军。

从某个方面见,阿方索的观点也有道理。

受狭隘目光的限制,阿方索看到的“阿根廷利益”与裴承毅看到的截然不同,所以在解读裴承毅的战役企图时,没能抓住重点。

错误的观点让阿方索认为,裴承毅会用反潜巡逻机对付英国潜艇。

利用军情局提供的情报,裴承毅在策划运输工作之前就锁定了目标。拿到“尚方宝剑”之后,裴承毅首先说服阿根廷总统,让他把家族里的“超豪华游艇”贡献了出来,然后把工作交给了胡荆安与几名军情局的特工。

征用快艇的工作有难度,但不是不可能。

总统都把价值上亿的快艇捐了出来,有点政治觉悟的阿根廷权势人物都做出了明智选择,不然不可能在短短2日之内弄到20多艘快艇。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觉悟,总有一些“食利者”看不清局势,不把国家利益当回事。对付这些人是军情局的事情,至于军情局的特工用什么办法让那些鼠目寸光的阿根廷人长了见识,裴承毅就不太清楚了,他只知道,为了这件事情,刘晓宾派了一个叫张孝珑的高级特工过来。用东方闻的话来说,很多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张孝珑的手里都不是问题。

可以说,裴承毅敢拍着胸脯向塞隆保证,就是因为胡荆安那边的进展比较顺利。

因为皇家空军轰炸了阿根廷港的机场,使空运行动暂时终止,所以裴承毅临时改变了运输安排,先运送登岛部队与岛上常住居民急需的生活必须物资,而不是运送作战部队与作战物资。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证明“快速船队”的能力,即便遭到拦截,损失的也是普通物资,而不是军事物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