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五十三章 战前动员

第五十三章 战前动员(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有了阿根廷总统的绝对支持,阿方索最多能制造点小麻烦。

搞定阿根廷空军中将之后,裴承毅没有直接面对帕托斯,而是把对付阿根廷陆军司令的任务丢给了助手东方闻。

25日凌晨,裴承毅在阿根廷海军司令部召开了第一次联合会议。

虽然塞隆答应为联合司令部提供专门的办公地点,但是裴承毅觉得完全没必要,而是选择了阿根廷海军司令部。

这个选择一是为了照顾华剑锋,毕竟在共和国赴阿军人中,华剑锋的军衔与职权仅比裴承毅低;二是阿根廷海军司令部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拥有覆盖各个频段的数套先进通信设备;三是马岛争端以海上交战为住,海军的作战行动非常关键;最后就是裴承毅不想与阿方索扯皮,因为在搞定阿根廷陆军司令、获得入主总参谋部的资格之外,除了选择海军司令部,就只能选择空军司令部。

第五十三章 战前动员

军情局直接介入,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4月24日,在华剑锋的陪同下,裴承毅首先与特雷塞斯库面对面的谈判。

虽然阿根廷海军参谋长仍然不大乐意听从裴承毅的指挥,希望保持原来的关系,仅仅恢复裴承毅的顾问地位,但是在塞隆直接干预的情况下,已经输掉一阵,而且无力扭转战局的特雷塞斯库只能妥协,在裴承毅承诺不干预阿根廷海军的人事安排之后,交出了海军的指挥权。

搞定了海军,裴承毅再接再厉,把矛头对准了空军。

因为帕托斯对裴承毅接管阿军指挥官非常不满,所以只派了个少校副官来旁听。

面对特雷塞斯库、阿方索,以及10多名阿根廷陆海空三军的军官,裴承毅并没感到压力,甚至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因为会议室里还有几十名顾问团的军官,以及10多名跟着华剑锋过来的军情局人员。

事实上,连华剑锋都没有留意阿根廷同行。

“虽然还没有获得确切情报,但是我们的担忧基本上已经证实,至少有四艘英国潜艇并未按照英国国防部下达的动员令返回军港,为远征做准备。也就是说,这四艘潜艇很有可能已经南下,甚至已经到达交战海域。”介绍情况的是一名军情局派来的情报分析员。“具体是哪四艘潜艇,因为英国海军严密封锁消息,潜艇入港前对可辨别特征做了处理,所以暂时无法确定,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全是‘快速’级攻击潜艇,甚至有可能全是第二批次的改进型。”

在很多人看来,阿方索在阿军中根基不牢,背景远不如帕托斯与特雷塞斯库,如果不是近20年来,空军得到发展迅速,阿方索恐怕连发言权都没有。在此情况下,阿方索肯定会顺应大势,主动配合裴承毅。事实上,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能否收复马岛,取决于能否掌握制空权,所以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空军最受重视,争夺空军掌门权的斗争也最为激烈。阿方索能够力克众多竞争对手,在50岁出头的时候成为空军参谋长,除了优异的服役记录之外,与其接人待物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关系。说简单一点,在阿根廷的三位军种指挥官中,阿方索最为圆滑,也最懂得玩弄手腕。

24日晚上,裴承毅找到了阿方索。

与面对特雷塞斯库的时候不一样,裴承毅不但没有带上华剑锋,也没有一上来就向阿方索摊牌。实际上,早在几个月前,第一次见到阿方索的时候,裴承毅就知道,这个阿根廷空军中将不简单。与裴承毅预料的一样,阿方索不但主动请教裴承毅,还主动提出听从裴承毅的指挥。只不过,这些都是以退为进的伎俩,其最终目的还是不想交出指挥权。谈到具体问题的时候,阿方索用上了早就准备好的借口,比如语言不通、不熟悉情况、基础条件落后等,想方设法的制造障碍,让裴承毅知难而退。

放在几天前,阿方索的伎俩肯定能够收到效果。

现在的问题是,就算裴承毅想让步,也没办法让步,因为接管阿军指挥权不是他的主意,而是塞隆与军情局达成的秘密协议,即在赋予裴承毅绝对军事指挥权的情况下,军情局为塞隆家族的利益提供绝对担保。为了让塞隆绝对放心,刘晓宾还带来了一份有国家元首王元庆亲笔签名,具有法律效率的“担保书”。由此可见,军情局已经孤注一掷,不再过分顾虑后果。塞隆也没有别的选择,达成秘密协议之后,他与裴承毅已经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共生关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