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三十四章 团队

第三十四章 团队(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要知道,这是当参谋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按照裴承毅的安排,首先由杨少勇介绍马岛驻军的情况。

当然,这不是重点。虽然1982年之后,英国提高了马岛的战略地位,扩大了马岛军事基地的规模,部署了更多的防御部队,并且部署了一支常驻巡防舰队;2017年之后,随着阿根廷发起国防现代化建设,英国数次向马岛增兵,一度将马岛定为重点巡防区域,安排潜艇到马岛附近海域巡逻。但是受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因素限制,马岛的守卫力量仍然不够强大,甚至可以说聊胜于无。别说英国,换了其他国家,也不可能在距离本土上万千米、条件极端恶劣的马岛部署太多军事力量。按照英国政府公布的信息,在马岛部署1名军人的费用是本土的5倍。也就是说,在马岛部署半个旅,等于在本土部署2个半旅。按照英国国防开支比例计算,维持马岛驻军的费用约占国防开支的17%。如此高的比重,让英国政府很难承受,也就不可能扩大马岛的驻军规模。

用杨少勇的话来说,只要能将1个装甲营送上马岛,并且提供足够的作战物资,阿军就能在1个月之内占领马岛。

问题就在这里,阿军用什么办法将1个装甲营送上马岛?

第三十四章 团队

会议持续到天亮,直到塞隆等人实在坚持不住才宣告结束。

返回驻地途中,虽然裴承毅一直闭着眼睛,没有参与几个手下的讨论,但是他没有睡着,而是在思考问题。

结果没有悬念,会议结束前,在没人反对的情况下,塞隆下达了内部战争动员令,对各个政府部门与军事机构的具体工作做了安排,并且正式命令总参谋部在2033年制订的战争计划的基础上拟定新的作战计划。虽然塞隆没有明确是否重新制订作战计划,还是在原有的基础是进行修改,但是他要求总参谋部在1个月之内拿出成果,所以只能在原有计划上进行修改。考虑到实际情况,裴承毅没有要求参与制订作战计划,而是按照塞隆的要求,以顾问的身份协助阿根廷总参谋部。这个结果或多或少让裴承毅不太满意,只是他也知道,在争辩中强压外长卡洛斯不等于得到了阿根廷军人的认同,要想进入核心圈,除了耍耍嘴皮子上的功夫,还要拿出真才实学。

事实上,裴承毅已经在阿根廷军人面前露了一手。

更重要的是,装甲营只是骨干,要想发挥装甲部队的战斗力,肯定需要投入好几个步兵营。也就是说,需要投送近1个旅的作战部队。虽然大部分部队可以在战役开始后,也就是攻占了斯坦利港(阿根廷称其为阿根廷港)的机场之后,用民航飞机运送,但是在最初阶段,至少需要投送2个营的作战部队。

对此,杨少勇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只要阿军舍得花本钱,采购大约70架战术运输机,就能在进攻开始的时候,将1个装甲营与1个机械化步兵营组成的突击部队送上马岛。当然,解决方法不止一种。第二套解决方案是,采购24架垂直起降运输机,将一支精锐突击部队送上马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攻占斯坦利港机场,再用民航飞机运送其他作战部队。

作为军事顾问,只有建议权,所以杨少勇听从裴承毅的吩咐,没有替阿军做出选择。

毫无疑问,阿根廷陆军更加倾向于后者。

别的不说,塞隆安排总参谋部的工作时,阿方索与特雷塞斯库都希望让军事顾问团参于制订作战计划,帕托斯则保持沉默,此举表明,裴承毅等人在会议上透露的信息已经得到了阿根廷军人的高度重视。

军人不是外交家,注重的是实力而不是辩才。

可以说,裴承毅对几个手下的表现非常满意。

让卡洛斯闭上嘴后,为了提高手下的知名度,让他们在阿根廷发挥更大的作用,裴承毅把表现的机会让给了几个部下。

做情势介绍与局势分析,对杨少勇等人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可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