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一百八十二章 美国企业的滑铁卢

第一百八十二章 美国企业的滑铁卢(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针对这一情况,美孚公司首先找到了叶宏集团。

严格说来,三坚集团属于资源开发类集团,主要从事各类矿产的开发工作,除了在开采稀土矿方面与能源有些关系之外,根本没有涉足能源行业,当初蔺彦博投资开办的复合蓄电池生产厂并不在三坚集团名下,而是独立公司。共和国民营能源企业中,叶宏集团才是真正的行业老大,主要从事核电站建设、电网建设、电动设备生产、电力技术开发、电子设备生产等行业。

按理说,最有资格收购美孚在蛮资产的不是三坚集团,而是叶宏集团。

那么,为什么与美孚谈的是三坚集团,而不是叶宏集团呢?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垄断。

第一百八十二章 美国企业的滑铁卢

与闹得轰轰烈烈的四方会晤相比,共和国与美国商界的谈判显得非常“平静”。

商界谈判讲的是利益,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双方政府牵线搭桥之后,谈判就变成了双方商界的直接对话。与国家谈判不同,商界谈判有商界的规则,讲的不是“利益对等”原则,而是“有效利益”原则。简单的说,国家博弈基本上是“零和游戏”,而商界博弈一般都会产生“共赢”或“共输”的结果。

毫无疑问,商界谈判比国家间谈判还要复杂。

共和国商界代表团由来自数十个行业、数百个产业的数千名业界精英组成,其中不乏“三坚集团”、“中重集团”、“中航集团”、“叶宏集团”这样的大企业,虽然蔺彦博、李成文与叶永畿等人因年纪、健康等等原因并没参加谈判,但是各大企业都派出了主管人员或者董事会的大股东。美国商界代表团的规模也不小,总共派了近3000人参加谈判,其中包括波音公司、福特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沃尔马公司、美孚埃克森公司(原先为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现在是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主要从事核电站建设、电网建设、电力供应设备制造等行业)等大企业的数百名代表。

从2030年开始,叶宏集团就一直在应付垄断起诉,至今还被3件垄断官司缠着,如果打输了这3起官司,叶宏集团很有可能被肢解成数家小公司,或者赔付上万亿元的惩罚性罚款,不管是哪种结果,叶宏集团都将大伤元气。叶宏集团没有与美孚公司接触,就是想摆脱垄断名声。更重要的是,如果三坚集团成功收购美孚在蛮资产,就将一跃成为与叶宏集团旗鼓相当的能源企业,从而使叶宏集团彻底摆脱反垄断起诉,打赢3场不能输的官司。在此情况下,叶永畿怎么可能对美孚公司在蛮资产感兴趣呢?再说了,三坚集团实力雄厚,叶永畿与蔺彦博的关系又非同一般,就算三坚集团没有拿到美孚在蛮资产,凭借其在资源开发,特别是稀有矿产开发方面的雄厚功底,进军能源产业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在明知道无法阻止三坚集团进军能源产业的情况下,叶永畿为什么要跟蔺彦博对着干呢?

在叶宏集团碰壁之后,美孚公司又联系了几家共和国的能源企业。

毫无疑问,美孚公司不可能有任何收获。

这不是没有组织的谈判,共和国企业早就抱成一团。根据后来透露的消息,在与美国企业谈判之前,在蔺彦博、李成文与叶永畿的主持下,上百家共和国企业在私下签订了一份“君子协议”,以争取共同利益为首要目的,如果为了维护共同利益,而导致某些企业在谈判中吃了亏,赢利企业都得与亏损企业共享利益。

可以说,商界谈判的火药味更浓。

谈判开始之后,双方的企业就在各个行业内“捉对厮杀”。

以“三坚集团”与“美孚埃克森公司”的谈判为例。谈判开始的时候,美孚为其在蛮度的33座核电站(裂变核电站)、占蛮度国内总份额21%的电网、占蛮度国内总份额37%的供电站、以及相关设施开出了21850亿美元的天价,三坚集团则只给出了区区500亿美元的收购价,而且只支付25%的现金,其他75%用三坚集团在海外控制的矿产进行交换。如果在正常情况下,这么大的差价,双方根本就别谈了。当然,这不是正常情况,所以双方还的得谈下去。

既然要谈,就得拿出让对方让步的筹码。

美孚公司一直坚持其在蛮度的市场份额,这一无形资产占到了其开价的50%。毫无疑问,三坚集团根本不承认美孚公司在蛮度的市场份额,原因很简单,现在的蛮度已经不是战前的蛮度,如果三坚集团不购买美孚公司在蛮度的资产,其所谓的“无形资产”将变得一文不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