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直接汇报

第一百四十二章 直接汇报(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虽然王元庆并非军人出身,甚至没有参军服役的经历(赵润东是军人出身,纪佑国则在年轻的时候当过兵),但并不表示王元庆对军事一窍不通。作为政治家,对战略大方向的判断与把握能力不但不比军人差,还比军人出色得多。

裴承毅心里很明白,元首非常了解战争。

半岛战争后期,在包括赵润东在内的大部分人都认为不应该越过三八线,更不应该帮助朝鲜完成统一的情况下,王元庆却坚决主张打到底,以统一朝鲜半岛为最终目的。当时连裴承毅都不太明白王元庆为什么要替朝鲜“谋福利”,在他看来,帮助朝鲜完成统一,等于让2000万朝鲜人统治4000万韩国人,承认了朝鲜政权的先进性。战后,裴承毅担心的事情并没发生,在重新建立的民主政治的基础上,朝鲜顺利实现民族统一,并没出现谁统治谁的局面。更重要的是,朝鲜的金氏独裁政权在战争中一去不复返,而新生民主政权成为了共和国在周边地区建立的典范。从更长远的角度看,甚至能够看出,王元庆主张出兵帮助朝鲜实现民族统一,与他后来在共和国推行的政治改革有内在联系。用一些第三方新闻媒体的评价来说,通过在朝鲜建立民主政治制度,王元庆获得了很多经验,为后来在共和国推行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说得直接一点,朝鲜的民主政治建设成为了共和国政治改革的试验场,也坚定了王元庆在共和国推行政治改革的决心。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王元庆都是一位非常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

战争爆发前,王元庆力排众议,不但把裴承毅从巴基斯坦调了回来,还让裴承毅负责制订总体战争计划。按理说,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与国家基本政策的战略计划,至少应该由总参谋长负责,如果是赵润东与纪佑国,肯定会亲手把关。王元庆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了一名陆军中将,就足以让人觉得震惊了。当裴承毅提出“先东后西”,从东线包抄蛮度战略大后方,以全面击败蛮度为根本目的的战争计划时,王元庆再次力挺裴承毅,全盘采纳了这份战争计划。要知道,当时连项铤辉都认为目标过于远大,应该把重点放在西线,通过占领新德里迫使蛮度投降,然后与蛮度签订一份“不平等条约”,以维护共和国国家利益、控制南亚地区为战争的主要目的。支持项铤辉的人并不少,包括顾卫民、叶致胜、阎尚隆等国家领导人与中央政府高层官员。在此情况下,王元庆仍然丝毫没有动摇,坚决支持裴承毅的战争计划。虽然战争还没结束,但是打到这个时候,已经证明裴承毅的计划比项铤辉的想法更加符合现实。

第一百四十二章 直接汇报

蛮军突然越过蛮尼边境,兵逼马亨德拉钠格,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收到确切消息后,裴承毅立马断定,决定攻打马亨德拉钠格的不是蛮军,而是远在地球另外一边的杜奇威。在裴承毅联系项铤辉,希望总参谋长想办法把38军从尼泊尔派过来的时候,蛮军没有攻打尼泊尔的意图,驻扎蛮尼西部边境地区的蛮军没有异常举动。短短数个小时之后,共和国政府还没来得及联系尼泊尔政府,调防命令还没有从总参谋部下达到38军,蛮军就越过边境线,炮轰马亨德拉钠格。如果是大举进攻,裴承毅也就认了,问题是进犯尼泊尔的蛮军只有1个步兵师。这么点兵力,根本不可能打下马亨德拉钠格,甚至对驻扎在附近的尼泊尔军队都没有多大威胁。

蛮军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攻打尼泊尔是假,牵制38军是真。

发现问题容易,解决问题就没那么容易了。

从这些事情上就能看出,王元庆不但有军事头脑,而且比很多将军还要厉害。

随着博帕尔集团军全军覆没,东线决战迎来了第二个转折点。如果从整场战争的角度看,下一阶段的进攻行动将决定战争的发展方向。

身为前线总指挥,裴承毅很清楚接下来的选择。

接到回去汇报战况的命令时,裴承毅就知道,元首也看出了战争的发展方向,而且与裴承毅一样,对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也就是战争的具体发展方向很有想法,不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让前线总指挥赶回去。

到达首都郊区的空军基地后,前来迎接裴承毅的参谋军官没有把他送往总参谋部,而是带他去了元首府。

裴承毅再次给项铤辉打电话的时候,收到的答复是让他立即返回总参谋部,准备向国家领导人汇报战争进展情况。

这让裴承毅多少觉得有点以外,不过他知道,需要汇报的不是战争进展情况。

按照规矩,裴承毅每天都会向总参谋部递交一份战斗报告,对战场局势与当天变化做概要说明。每个方向上的大规模作战行动结束之后,前线指挥部还会向总参谋部与元首府递交一份战役总结报告,详细说明战役过程与战役得失。虽然战役总结报告不由裴承毅亲自起草,而是由东方闻率领的几名参谋负责,但是需要裴承毅过目与签名,才算得上是前线指挥部的正式报告。不管是项铤辉还是王元庆,都对战争进展情况了如指掌,不需要裴承毅千里迢迢赶回去当面做报告。

给袁晨皓交代了工作,裴承毅搭乘空军接待要员的专机离开了沃济拉巴德。

元首想知道的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即将发生的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