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五十五章 多用途

第五十五章 多用途(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以说,后勤保障能力,决定了dw-26b的装备规模。

与空军相比,陆航只是隶属于陆军的兵种,而不是独立军种。虽然陆航的技术军人比例在陆军中最高,但是作为传统军事力量,陆航的技术军人数量远不如空军。如此一来,武器装备的可维护性显得格外重要。比如空军的j-16系列战斗机是8人地勤小组,光是维护人员就比陆航的多出一倍。

性能越先进,越容易让人眼红。

dw-26b曝光之后,几十个国家询问了相关性能,近20个国家提出了采购意向。虽然不排除某些国家想借机获得dw-26b的关键技术,也就是“电磁回旋推进器”的技术,比如法国就在2034年底提出从共和国采购12架dw-26b,而其真正目的是想得到样机,从而掌握关键技术,但是绝大部分国家是被dw-26b的出色性能吸引过来的,比如巴基斯坦就在2034年底提出,希望共和国能够在dw-26b的基础上,根据巴基斯坦的实际情况,开发一种专门用来执行反装甲任务的超低空攻击机(巴基斯坦的坦克不到蛮度的三分之一,反装甲任务非常严峻)。

因为“电磁回旋推进器”属于最尖端的航空推进技术,所以共和国一直没有将dw-26b列入外贸清单。面对巴基斯坦这类传统友好国家的需求,共和国只承诺在qw-26a的基础上研制外贸型号。

第五十五章 多用途

dw-26b垂直起降攻击机服役时的编号为qw-26b,直到2034年大批量装备部队,不再需要保密,才使用了现在的编号。也正是如此,直到2034年,外界才知道共和国陆军装备了采用“吸入式电离电磁回旋推进器”的垂直空器。

若论出名程度,dw-26b绝对超过了任何一种飞行器。

与qw-26a相比,dw-26b除了基本结构有不到60%的相似度之外,其他方面都变了样。两套“电磁回旋推进器”(简称)的蜂窝状毛细进气口设置在机身前端两侧,保型设计的加速通道向后延伸,在翼根处折转进入机翼内部,最终连接到距离翼尖三分之一处的三向可控喷口、以及分别设置在机身上下两侧的8处矢量推力控制喷口上;为推进器提供电能的1500千克14级复合蓄电池全部采用保型设计,其中600千克安放在机身内部由高强度合金装甲保护的电池舱内,另外800千克则以填充的方式安放在机翼内;受推进系统加速通道的限制,原先设置在机身两侧的弹舱移到了机身中央,以并列的方式安放;因为采用了矢量推力控制系统,所以全机没有气动控制翼面。

与j-16一样,除了得到保留的机翼还有点飞机的样子,dw-26b的外形没有一点传统飞行器的样子,看上去更像是长了一对翅膀的重型卡车。因为主要在超低空作战,对飞行速度与隐身要求不是很高,所以dw-26b并不十分重视气动外形,即便飞行速度慢一点、隐身能力差一点,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与空军战斗机相比,dw-26b更重视生存能力,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正是如此,dw-26b的装甲用量高达750千克,不但飞行员座舱得到了严密保护,电池舱、推进舱与弹药舱都得到了保护,甚至连机翼下表面都敷设了厚达10毫米的高强度合金装甲。因为dw-26b主要在超低空活动,对其威胁最大的是小口径高射炮与便携式防空导弹。所以陆军航空兵要求dw-26b必须具备抵抗30毫米穿甲弹直接攻击,与防空导弹预制破片战斗部间接攻击的能力。为了增强生存能力,陆航还明确要求在损坏1台推进器的情况下,dw-26b至少能够继续飞行30分钟,最好能够带伤返回位于500千米外的基地。

国外的人眼馋,共和国空军也眼馋。

因为dw-26b具有很大的作战半径,而且主要任务与空军的多用途战斗机重合,所以空军早就提出,应该将dw-26b编入空军的战斗序列,而不是由陆军掌握。

为了避免与空军发生争执,陆军对dw-26b的编制与作战使用做出了严格限制。

在陆航中,dw-26b以武装直升机的体系编制,配属给军一级的作战部队,只是在行政管理与后勤维护上由陆航统一负责。作战行动中,dw-26b的主要任务也是伴随装甲部队发起进攻,为装甲部队清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打击侧翼上的敌军、拓展正面宽度等,基本上都是战术类任务。

用“飞行坦克”来形容dw-26b一点都不为过。

与qw-26a相比,dw-26b最出色的能力就是超远的攻击距离。

为1500千克复合蓄电池充满电之后,dw-26b在轻载(只携带1500千克弹药)时的飞行距离超过3500千米,重载(携带4500千克弹药)时的飞行距离接近2500千米。在不进行空中充电的情况下,可以携带3000千克弹药到800千米外的战场上执行至少2小时的作战任务。

攻击能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时,dw-26b对后勤保障的要求却大幅度降低。

按照陆航制订的标准,1个大队的24架dw-26b只需要1套电力供应系统,每架次的后勤维护工作量不超过8小时,单次飞行的充电时间为半小时。也就是说,在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的情况下,dw-26b只需要45分钟就能完成再次起飞的准备工作(充电与弹药补给必须分开进行),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一个4人地勤小组能在2个小时内完成所有维护与检修工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