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二十章 关键所在

第二十章 关键所在(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林啸雷是那种从来不肯服输的人,自然不可能在裴承毅面前“无病呻吟”。能够让林啸雷感到棘手,那就不是小问题。

按照林啸雷的说法,蛮度海军拥有3个级别的近30艘潜艇,其中至少有12艘为美国援助的全电动攻击潜艇。只要蛮度海军稍微有点胆识,就会向蛮度洋东部海域、甚至南海派遣潜艇,专门猎杀共和国海军的补给舰队。只要干掉1支补给舰队,就能扰乱共和国海军的作战行动,为胜利打下基础。

以4支补给舰队计算,需要出动12到16艘护航战舰,在沿途部署近百架反潜巡逻机。

护航战舰的问题不是很大,共和国海军拥有12艘巡洋舰、24艘驱逐舰、36艘远洋护卫舰、32艘小型护卫舰,6支航母战斗群需要占用全部巡洋舰、18艘驱逐舰与24艘远洋护卫舰,还有6艘驱逐舰与12艘远洋护卫舰能够用来执行护航任务。在南海地区,小型护卫舰也能派上用场。

部署反潜巡逻机的问题比较突出。一座大型航空兵基地最多部署12架反潜巡逻机。共和国海军在南海周边地区只有5座航空兵基地,分别是高雄港海军航空站、榆林港海军航空站、金兰湾海军航空站、西哈努克港海军航空站、泰国的那拉提瓦(陶公)海军航空站。5座航空兵基地最多支持60架反潜巡逻机作战。如果采用“分段式护航战术”,由部署在各地的反潜巡逻机轮番为补给舰队提供外围反潜掩护,需要动用90余架反潜巡逻机,60架反潜巡逻机最多为3支补给舰队提供掩护。

针对这一问题,裴承毅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

第二十章 关键所在

受林啸雷与张韦昌等人邀请,裴承毅在海军司令部住了几天。

虽然裴承毅没有参与制订海军作战计划的工作,但是在这几天之内,他在国防大学深造时学习的东西发挥了作用。

与其他军兵种相比,海军的作战行动既有共通性,又有特殊性。

共通的是,海军也非常重视后勤保障,甚至可以说比任何军兵种都重视后勤保障。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林啸雷与张韦昌首先考虑港口支持能力。仅这一个问题,就暴露出了海军作战的问题。

一是增加护航战舰的数量,为每支补给舰队提供6艘护航战舰,即1艘驱逐舰、3艘远航护卫舰与2艘小型护卫舰,将另外2艘驱逐舰部署在蛮度洋东部海域,为进入蛮度洋的补给舰队护航,提高舰队的内层反潜能力与防空反导能力。按照这一编制,舰队进入蛮度洋之前拥有13架反潜直升机与垂直起降反潜巡逻机,进入蛮度洋之后则拥有14架反潜直升机与垂直起降反潜巡逻机,能够同时应付来自3个方向上的6艘潜艇的突然袭击。驱逐舰与远洋护卫舰的区域防空能力足以应付6艘潜艇同时发起的导弹攻击。

二是采用轮换的方式部署反潜巡逻机,确保反潜巡逻机的在航率在90%以上。重点加强东蛮度洋地区的反潜巡逻力度,当然前提条件是,泰国、缅甸、柬埔寨与斯里兰卡等国允许共和国使用其境内的军事基地,至少允许共和国向其部署用于执行护航任务等防卫性作战行动的反潜巡逻机。能否做到这一点,裴承毅说了不算,总参谋部说了也不算,得看外交部能否说服这几个国家。

解决了最主要的问题,其他问题接踵而至。

在海军司令部呆的这几天,裴承毅听到得最多的就是抱怨,见到的最多的就是愁眉。

乘机返回总参谋部的时候,裴承毅都在考虑海军的作战问题。

虽然共和国在蛮度洋地区拥有包括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斯里兰卡的亭可马里港、孟加拉国的吉大港、泰国的甲米港等数处海军基地,但是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海军很难在战争初期利用这些军港。退回南海地区,能够为海军舰队提供支持的有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与越南的金兰湾,本土则有海南岛的榆林港、雷州半岛的湛江港、广州港、汕头港、厦门港与明珠岛岛的高雄港,其中榆林港与高雄港的条件最为优越。在不影响正常经济活动、越南与柬埔寨向共和国开放军港的情况下,海军只能利用四处海军基地,其中只有榆林港与金兰湾具有支持航母战斗群的基础设施。

部署还不是最大的问题,东海舰队的航母战斗群可以直接南下,中途不需停靠,榆林港与金兰湾都能容纳南海舰队的3支航母战斗群;最大的问题是后继力量投入,不管是榆林港还是金兰湾,都需要从海路运送物资。航母战斗群前往蛮度洋作战,需要定时进行物资补给。在最常见的战斗强度下,也就是平均每架舰载战斗机每天出动两次,携带2500千克弹药攻击1200千米范围内的目标,平均每天消耗860吨航空燃料与360吨弹药,“华夏”级航母的自持力为7天,“北京”级航母的自持力为10天。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时,物资消耗速度将提高50%到100%,航母的自持力降低到5天左右。如此一来,平均每5天就需要为航母补充一次航空燃料与弹药。即便在获得了绝对制海权与制空权的情况下,补给舰队以榆林港为基地往返一趟需要10到12天,以金兰湾为基地往返一趟则需要8到10天,即便以西哈努克港为基地往返一趟都需要7到9天。支持2支三航母战斗群,至少需要调动4支快速补给舰队,超过了任何一座军港的吞吐能力。分散部署,至少需要5支快速补给舰队,还会加大了后勤管理的难度。

虽然林啸雷与张韦昌都在抱怨,但是实际情况比前几年好了许多。

随着海军舰艇全面“电动化”,以及“伙伴式充电系统”全面普及,至少不需要为作战舰艇提供燃油,仅此一项,每天就能减少数千吨运量。

当然,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带来的最大问题不是后勤问题,而是安全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