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三十二章 大杀器

第三十二章 大杀器(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与15年前相比,共和国仍然没有兵力优势,却有足够强大的后勤保障优势。

15年来,共和国在军事收复藏南地区方面做得最多的就是建立起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

后勤保障有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两套。

看得见的是修建到墨脱的高速公路与高原铁路,特别是高原铁路。

为了修建从通麦(川西公路与川西铁路的途径地)到墨脱的高原铁路,15年间,先后有5支工程部队进藏,越15000名工程兵用鲜血与汗水、甚至生命创造了无数个人类铁路修建史上的奇迹。据总参谋部的相关文献记录,15年间,总共有72名工程兵在修建通墨铁路时遇难。为了打通“南伽巴瓦3号隧道”(总长度126千米,平均挖掘海拔高度4400米,世界上修建难度最大的隧道),就有29名工程兵献出了生命。因为地形极为恶劣,所以通墨铁路完全就是一条在隧道中穿行的铁路,428千米的总里程中,有22条隧道,隧道总长度388千米!受物资运输困难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通墨铁路是世界上修建成本最为高昂的铁路,其总造价甚至超过了“港澳大桥”。按照2030年的币值计算,共和国为这条铁路支付了4327亿元,平均每米超过100万元,是普通铁路的50倍以上!

第三十二章 大杀器

项铤辉来到作战指挥中心的时候,裴承毅正在与两名参谋商讨事情。

见到总参谋长,裴承毅支走了参谋。

“怎么样,有把握吗?”

“这次我可不会立军令状。”裴承毅呵呵一笑,说道,“说实话,兵力不算充足,勉强够用。只要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战斗就会比较顺利。”

如果说这是一项惠及20万(2030年数据)墨脱百姓的“民生工程”,恐怕没人会相信。

将4327亿元平均分给墨脱百姓,每人能拿到200多万元。墨脱2030年的经济产值不到30亿,4327亿相当于墨脱150年的经济产值。

这就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军事工程”。

项铤辉没有责备裴承毅,因为兵力确实不算充足。

“不幸中的万幸是,各参战部队的情况非常理想,后勤准备也很到位。”

“既然如此,就没有打不赢的道理。”

裴承毅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跟总参谋长抬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