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八章 随败犹荣

第八章 随败犹荣(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半岛战争中,空降兵都打败了美国陆战队,更注重个人战斗力的陆战队会败在美国陆战队手下吗?

刘锐忽略了一个问题,他要面对的不是美国陆战队,而是“海豹突击队”。

两轮演习由抽签决定,结果刘锐抽到了下签,首先由共和国陆战队扮演“恐怖份子”。

按照“协调组织委员会”制订的规则,此轮演习重点考察参演部队“秘密渗透”与“快速处置”能力。演习过程中,“解救部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潜入被劫持的船只,降伏船上的“恐怖份子”、排除“恐怖份子”安放的炸弹、疏散船上的“被劫持人员”,如果“解救行动”花费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或者“恐怖份子”引爆了炸弹、或者“被劫持人员”出现20%以上的伤亡,“解救行动”就算彻底失败。为了更加贴近实战,“解救部队”只能在“恐怖份子”登上船只,并且布设好炸弹之后才能出动。

非常苛刻,也非常有难度。

第八章 随败犹荣

如果说第一场演习是检验各国海军打击海盗的能力,那么第二场演习就是检验各国海军陆战队处置海上恐怖袭击的能力。毫无疑问,主要“演员”仍然是共和国陆战队与美国陆战队。

输了第一个回合,美军肯定不想输掉第二个回合。

为了获得“天时地利”,由美军控制的“联合军演协调组织委员会”不但把演习地点由罗塔岛改到关岛的阿普拉港、增加了演习复杂性,还用停靠在阿普拉港的1艘美军快速滚装货轮替换“塞班”号两栖攻击舰、增加演习难度。更重要的是,演习规则做了调整,共和国与美国的陆战队轮番扮演“恐怖份子”。

对此,共和国演习总指挥索祥隆表达了强烈不满。

换上专门为“恐怖份子”准备的“制服”后,刘锐率领20名陆战队官兵登船。从此开始,刘锐就无法获得外界信息,至少无法获得与“解救行动”有关的任何信息,必须随时准备应付突然到来的“解救部队”。

美军只出动了一个“海豹”小队。

临时调整演习计划不是问题,毕竟演习必须贴近实战,战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说变就变,临时调整演习计划也是演习的一部分。问题是,“恐怖份子”的安排让共和国陆战队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熟悉新环境是小事,参演的共和国陆战队官兵都经历过战火考验,个个都是以一当百的好汉,与演习场相比,战场上的环境更加复杂。关键就是搭配问题,准确说,是在美军扮演“恐怖份子”时的搭配问题。由共和国陆战队扮演“恐怖份子”,不过是同时应付几个国家陆战队的挑战,因为其他国家陆战队的实力都不如美军,所以临时搭配起来的“解救部队”的战斗力反而会有所降低。由美国陆战队扮演“恐怖份子”,就得由共和国陆战队与其他国家的陆战队配合行动。别说索祥隆不满,就连陆战队指挥官刘锐上校都感到非常不满。别的不说,如果哪个国家的陆战队在演习故意拖后腿,共和国陆战队肯定笑不到最后。

不满归不满,演习照样得进行。

经过协调,双方都让了一步,即在美国陆战队扮演“恐怖份子”的时候,由共和国陆战队单独执行解救任务。

虽然情况仍然不是很理想,但是刘锐已经感到非常满足了。

只要不被别人拖后腿,刘锐就没有必要担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