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特种炸弹

第一百四十二章 特种炸弹(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攻占汉城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既然迟早都能打下汉城,那么晚一天攻打与早一天攻打的区别并不大。

部队战斗力对裴承毅的影响更大。

几支参战部队的表现都让裴承毅感到“惊喜”,不管是38军的“大范围纵深突击”、还是39军的“重点穿插进攻”、以及77军的“大纵深快速突击”,都打出了各自的特点、打出了各军的威风。

问题是,官兵是肉长的,不是钢铁机器。

如果让39军调头攻打开城,肯定会对攻打汉城的作战行动造成影响。

第一百四十二章 特种炸弹

战争既是最残酷的斗争,又是最高深的学问。

不同层面的参与者,对战争有不同的解读。

对战役指挥官来说,在战役策划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战术手段,由采用的战术估测战役进展、确定战役实施方法;到了战役实施阶段,则更加重视各种统筹数据,掌握战役进展情况、决定是否调整战役实施方法。

影响指挥决策的众多因素中,后勤保障与部队战斗力最为重要。

此时,裴承毅需要决定是否让“预备队”上场。

12日傍晚,裴承毅与项铤辉通了电话,征求了总参谋长的意见。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受后勤保障影响,从第一次战役开始,每次战役的作战计划都几经调整,第三次战役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为了满足后勤保障需要,除了提前展开“济州岛战役”之外,还放弃了攻打开城的作战行动、将攻占仁川港作为战役的第一个重大目标。

打下仁川港后,新的问题出现了。

38军、39军、77军与5个空中突击旅的作战消耗超过预期,特别是弹药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战前预计。摆在裴承毅面前的问题是,在38军继续向南推进的情况下,39军要么在仁川港等待运输船队到达、要么调转枪口攻打开城,囤积在前线的作战物资无法支持39军攻打汉城;要想立即攻打汉城,不但38军要暂时停止进攻,还得调遣海军为39军提供火力支援,使77军失去主要支撑力量。

对裴承毅来说,选择并不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