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九十六章 现实利益

第九十六章 现实利益(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虽然裴承毅与共和国高层的接触并不多,但是在他看来,王元庆的意见起了关键作用。

在总参谋部工作多年,使裴承毅明白了一个道理。做战略决策时,政治家的出发点与军人的出发点有很大区别。打与不打,很多时候不由战争局势决定,而是由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决定。虽然说军人不需要过问政治,但是优秀的军人必须懂政治。战争本身就是为政治服务,如果军人不能明白政治上的厉害关系,又怎么能够把握好战争走向呢?

一路上,裴承毅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好处有很多,至少数十万共和国将士可以安然无恙的回到亲人身边,不用继续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了。巨额战争经费也能节省下来,用于国家建设、或者改善百姓生活水平。谈判的弊端也不小,首先是谁也不能保证能够几年之后能够“谈出”一个对共和国最有利的结果,其次敌人很可能利用谈判重新聚集力量、再次制造麻烦,最后是谈判不见得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打下去的问题也不少。好处是,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与共和国本土安全息息相关的半岛问题,最大限度的提高共和国的国际威望与国际地位,向其他敌人展示共和国的强大军事实力,通过战争磨练共和国军队;坏处是,更多的共和国军人将永远留在异国他乡,战争支出会对共和国的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半岛的战后重建工作将为共和国增添一个承重的包袱,共和国的强硬立场会对外交产生恶劣影响。

第九十六章 现实利益

4日上午,裴承毅回到总参谋部。

裴承毅没有看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更没看报纸、上网,繁忙的指挥工作让他连吃饭睡觉都得“忙中偷闲”,哪有精力过问与作战行动无关的事情?

韩军第1集团军宣布投降,使所有人都认为半岛战争即将结束。

n与半岛电视台非常“难得”的取得共识,认为柳宗纯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全国动员、与华国“血战到底”,要么立即投降、争取在谈判桌上结束战争。两家电视台在做局势分析时又得出了两个同样的结论:一是韩国即便进行全国总动员,都不可能扭转败局,最多赢得几天喘息时间;二是韩国不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在“和平统一”问题上向朝鲜妥协,华国不大可能以谈判结束战争。

两害相权取其轻。

打成什么样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护共和国的利益。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与选择。

战局有这么简单吗?

显然不大可能。

飞回北京的途中,裴承毅收到了两条消息,一是赵润东已经批准总参谋部的人事晋升令、他即将成为共和国陆军准将,二是韩国通过泰国政府转达了停战意愿、共和国未就是否停战做出正面回答。

晋升是小事,战争打完,裴承毅甚至很有可能成为共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少将。

赵润东没在停战的问题上做出答复,表明高层领袖正在考虑是否应该继续打下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