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八十六章 空中夹击

第八十六章 空中夹击(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为了扭转被动局面,美国空军紧急订购一批aln-92,优先装备各中队的长机。

11架j-14b陆续关掉了主动电磁干扰装置,启动火控雷达。

主动电磁干扰装置抵消了f-22a在火控雷达性能上的优势,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只是,美国并不是没有有效的对抗手段。

第四次蛮巴战争之后,美国开始怀疑共和国研制了一种“全频段电磁隐身设备”。东海战争中,共和国空军的j-14(原形机)首次亮相,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连续干掉口木空中自卫队的数架预警机。美国想方设法的弄到j-14的外形图,基本掌握了j-14的隐身性能。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美国情报机构断定j-14的“纯隐身”能力不如f-22a,不可能无声无息的逼近e-767。由此,美国断定共和国开发出了性能先进的“全频段电磁隐身设备”。随即,美国一方面集中力量搜集相关情报、弄清楚“全频段电磁隐身设备”的具体性能,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研制对抗手段与探测方法。

虽然美国没能搞到“主动电磁干扰装置”,但是通过分析,掌握了基础原理。

最有效的对抗手段就是开发类似的“干扰装置”。因为美国没有研制出高性能复合蓄电池,所以美国为f-22a与f-35系列战斗机开发的“全频段电磁隐身设备”的性能远不如共和国的同类产品。

第八十六章 空中夹击

12对48,看似差距悬殊。

在现代空战中,数量不是致胜的决定性因素。即便中远程空对空导弹的单发命中率只有85%,按照1架战机携带6枚中远程空对空导弹计算,能够同时攻击6个空中目标,击落其中5个目标。如果空战交换比达到1比5,数量就不是优势,而是劣势。

与美军交战数次,梁国翔非常清楚对手的能耐。

aim-120e的性能并不差,理想状态下的单发命中率超过95%,即便在复杂对抗情况下也能达到80%。与sd-16相比,aim-120e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缺陷,一是射程偏短,二是速度稍慢。在迎头攻击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敌机转向加速逃逸,应该尽量将交战距离缩短到60千米以内,而不是标称的120千米。

最有效的探测方法就是光电探测系统。因为“主动电磁干扰装置”只能干扰无线电频段的电磁波,不能干扰可见光等频段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都是电磁波),所以光电探测装置仍然能够发现得到“主动电磁干扰装置”保护的空中目标。

2024年初,美国研制出能够发现100千米外战斗机的光电探测系统。

按照计划,完成定型测试之后,美国空军将从2025年开始。陆续为f-22a装备这种代号aln-92的先进探测设备。

突然爆发的半岛战争打乱了美国空军的装备计划。

共和国空军参战后的数次空战证明“主动电磁干扰装置”不但能够对付预警机的探测雷达,也能对付战斗机的火控雷达。如果不能发现敌机,就无法攻击敌机,更不可能击落敌机。残酷的事实让美军认识到,f-22a缺乏一种有效的探测手段。

在前面几次空战中,梁国翔充分利用了敌人的“缺陷”。

不管处于何种攻击位置、敌机以何种方式规避,只要交战距离在80千米以内,sd-16都能追上敌机,不让敌机逃逸。

20千米的差距,让j-14b在与f-22a的对抗中拥有了主动权。

“梁哥,敌机肯定发射导弹了!”

“一群菜鸟,有什么好担心的?”梁国翔迅速扫了眼中央的主屏幕,顺手关掉了主动电磁干扰装置,启动火控雷达。“编队注意,关闭干扰装置,启动火控雷达,按照长机分配的攻击指令分别锁定目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