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十七章 民族之翼

第十七章 民族之翼(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共和国空军在第四次蛮巴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在东海战争中力克强敌,配备“太行”系列发动机的三种战斗机当居首功。

真正“享受”到物理实验中心研究成果的还是共和国的第四代战斗机。

j-14原形机能在东海战争中斩落口木空中自卫队的大型预警机,扭转被动局面,与“主动电磁干扰装置”不无关系。

可以说,j-14的研制过程就是一部共和国空军“补短”的教案。

研制项目启动时,因为空军的要求非常高,技术储备又非常薄弱,所以导致研制工作数次暂停,甚至差点被迫下马。

第十七章 民族之翼

与海军相比,共和国空军(包括海航)从“科技革命”中得到的好处就微不足道了。

到中口东海战争结束时,共和国空军的进步主要依靠早期技术积累,与物理实验中心的研究成果没有太大的关系。

当时,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应用在“太行”系列发动机上的电动涡轮加速器。

由“龙翔电池”与超导电动机结合而成的电动涡轮加速器又被称为“电动涡轮增压器”,主要用来增加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空气流量,相当于为涡轮风扇发动机增加了一级低压涡轮,达到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在不增加油耗的情况下提高发动机的推力的目的。

直到2014年,“太行14”的研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j-14的研制工作才步入正轨。

随后,物理实验中心第二阶段研究工作展开,高分子复合材料列入主要研究课题,j-14的研制工作才开始加速。

2016年初首飞的时候,j-14原形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按照空军提交的计划,j-14的服役时间从2017年6月推迟到2017年12月,主要就是大量采用新技术与新材料,导致定型阶段的设计修改量太大。

由此可见,空军要的是足以与f-22a匹敌的先进战斗机,而不是“半吊子货”。

电动涡轮加速器催生了j-10b、j-11b与j-13b。

一直以来,“动力”是限制共和国空军战斗力的最大障碍。

21世纪初,共和国空军的主要“动力”还来自俄罗斯。当初,因为在出售给巴基斯坦的fc-1型战斗机上采用了俄罗斯生产的rd-33发动机,导致出口一度受阻。受此次事件影响,共和国加大了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投入。

在al-31f的基础上,共和国研制出了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太行10”发动机。

结合了电动涡轮加速器的“太行”发动机总共有2款型号,即“太行10-1”与“太行10-2”。其中,“太行10-1”是j-10b、j-11与j-13的标准配备,“太行10-2”是j-11b与j-13b的标准配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