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中亚剧变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中亚剧变(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从政治上讲,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对那些处于观望状态中的中立国而言,这更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重大影响。

四月二十四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谈判工作正式结束,在中国承诺派遣三个集团军帮助哈萨克斯坦守卫边境防线、以及接受了其他的政治条件之后,哈萨克斯坦将以中国盟国的身份参战。

第二天,中**队就越过了中哈边境。

当天,就有一个集团军进驻哈萨克斯坦,先头部队在当天下午抵达阿斯塔纳。到了四月二十六日,三个集团军都进入了哈萨克斯坦,控制了阿拉木图、卡拉干达、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阿列克谢耶夫卡、科斯塔奈等战略交通要地,并且按照中哈协定,控制了哈萨克斯坦的主要军事基地。

对交战双方来讲,密克罗尼西亚海战都打得有点不明不白。

主要就是,这是一场典型的遭遇战,战斗打响的时候,双方的准备工作都不足,也就不可避免的犯了不少的错误。如果不是突然遭遇,而是有所准备,这场海战的结果肯定会大不相同。

从战略的角度讲,这场海战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

虽然在海战结束之后,美军没能守住马里亚纳群岛,到了五月底,关岛、塞班岛与提尼安岛上的守军在弹尽粮绝之后,向阿纳塔汉岛上的中**队投降。但是美军至少稳住了西太平洋防线,而且使得中国海军在未来两年之内,丧失了进军夏威夷群岛的能力,只能把战略重点转向西南太平洋。

对中国海军来说,最大的损失就是丧失了战略进攻能力。

可以说,中**队在哈萨克斯坦的行动非常迅速。

这也是有客观原因的。

主要就是,哈萨克斯坦是独联体成员国,属于俄罗斯经济体,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哈关系不算太糟糕,但是在哈萨克斯坦国内,亲俄份子肯定比亲华份子多得多。特别是在哈萨克斯坦军队里面,大部分军官都是亲俄份子,而且有不少极端份子。

所幸的是,中**队的行动非常迅速,没有给哈军中的极端份子任何机会。

虽然到二零五三年底,在第二批“泰山”级航母服役、以及“恒山”号与“嵩山”号修复之后,中国海军取得了兵力上的优势,但是这点优势还不足以发动战略进攻,因为美国海军在年底的时候获得了第二批“美国”级航母,有足够的力量守住西南太平洋防线,遏制中国的战略进攻。

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太平洋战争进入了战略僵持阶段。

对中国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意味着,美国通过突然发动战争所取得的战略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要知道,到此,战争才打了不到半年。

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是在折损了三分之二的舰队之后,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而美国海军是在战斗力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从优势变为劣势,而且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