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一百二十六章 飞行的陆军

第一百二十六章 飞行的陆军(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结果就是,从二零四八年开始,各大厂商不得不另辟蹊径。

当时,前景最为光明的应该是“气动增升系统”,即用内置式升力风扇,使地面战平台获得有限的低空飞行能力。

问题是,这一系统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点。

最大的问题就是推进效率低下,很难作为地面战平台的主要行走系统,也就无法完全取代履带等保守行走系统。

在二零四八年底,北方重工拿出了一套设想方案,即在原有的履带系统的基础上,安装两台大功率升力风扇,使地面战平台能够通过履带系统无法到达的特殊地段,但是在绝大部分时候依然依靠履带系统行走。

第一百二十六章飞行的陆军

第二代地面战平台的重点不在动力系统上,而是在行走系统上。

最初的时候,陆军只对第二代地面战平台提出了一个战技术要求:必须具备全地形机动能力。

看上去,这个要求并不高。

在保守意义上,坦克等履带式作战平台就具备全地形机动能力。

能够说,这是当时能够提出来的最好的设想方案了。

当然,最大的问题就是,升力风扇过于庞大,很难集成在作战平台里面,只能通过外挂的方式临时配制。

明显,这不合陆军的胃口。

只是在推销的时候,北方重工的工程师提到,只需为第一代地面战平台配备第二代燃料电池,安装升力风扇的接口,就能通过改装的方式,使第一代地面战平台具备全地形机动作战能力。

对陆军来说,这确实是个非常大的诱惑。

可是这次,陆军对“全地形”加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即任何地形环境,而不是特指几种特殊地形。

这样一来,这个要求就非常高了。

说得严峻一些,在以往的所有行走机构中,恐怕只有气垫系统能够满足这一要求,而且还无法全部满足。

在最初的研制中,各大厂商都把重点放在了气垫系统上。

只是,随着研究工作深入展开,越来越多的工程师认识到,气垫系统根本无法达到陆军的要求,因为无法适应所有特殊地形,比如在山地与高海拔地区的效率非常低,而这些地区由是陆军的主战场。除此之外,气垫系统还存在很多固有缺点,比如效率低下、毛病率较高等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