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七十四章 信心十足

第七十四章 信心十足(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战争爆发前,牧浩洋对舰载航空兵的部署做了调整。

按照他的制订的配置方案,j-25p大队转为执行制空任务。因为在j-32服役前,j-25p就是主力制空战斗机,所以改变任务类型,对飞行员没有多大挑战。两个j-32大队中,只有一个中队,即十二架j-32为制空型,剩下五个中队的六十架j-32b全是多用途型,以执行打击任务为主。即便是制空型的j-32,其主要任务也不是用于舰队防空,而是为攻击机群护航。

这一配置方式,最大限度的强化了舰载航空兵的攻击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航母战斗群存在的价值。

真正的海军大国,绝对不会让航母战斗群执行防御任务,因为航母存在的主要价值就是进攻。

早在中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海军就接受了一批j-32,用做主力防空战斗机。

虽然随后几年,受全球自然灾害影响,中国海军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全面换装,但是从二零三九年开始,海军逐步加大了j-32的订单,计划用j-32取代所有舰载防空战斗机,并且计划用j-33取代所有多用途战斗机。只是到战争爆发前,交付的j-33并不多,主要提供给飞行教练部队,没有装备作战部队。也就是说,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仍然保留了部分第四代战斗机。

只是,在任务配置上,中国海军做了调整。

主要就是,美国海军的第五代舰载战斗机还没有大批量服务,主力仍然是f-35c。虽然f-35c的后期型号,比如f-35c的第三次大改型,即f-35m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各方面都超过了第四代战斗机,达到四代半的水准,但是j-25的后期型号,比如j-25p的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照样达到了四代半的水准,丝毫不比f-35m差,在中国海军一向强调的制空作战能力上,仍然比f-35m好一些,属于典型的四代半舰载制空战斗机,能够胜任绝大部分作战任务。

受此影响,中国海军没有把j-32当成纯粹的制空战斗机。

只有进攻性得到发挥,航母才有存在的意义。

二月九日,印度空军偷袭中国舰队的时候,东印度洋舰队的舰载航空兵就在与西印度洋舰队进行训练,而主要训练内容就是提高j-32b的打击能力,让飞行员掌握在夜间攻击敌舰队的战术技巧。

二零四零年,海军订购了一批多用途型的j-32b,并且委托成飞对已有的j-32进行多用途化改进。

到战争爆发时,海军总共接收了九百余架j-32,其中六百多架是多用途型。

因为“长江”级航母配备的电磁弹射器总行程长度只有九十七米,而弹射j-32至少需要一百一十米,所以j-32没有配备给“长江”级航母,只提供给“昆仑山”级航母,达到了每艘九十架。

当然,实际配置量远没有这么多。

正常情况下,一艘“昆仑山”级航母有三个战斗机大队,一般是两个j-32大队与一个j-25p大队。这种情况下,至少有一个大队的j-32是制空型,另外一个是多用途型,j-25p大队则以执行攻击任务为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