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仕官 > 第三百一十五章 势在必行

第三百一十五章 势在必行(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牵一发则动全身,田书记,这哪里是什么公务员社会保障改革?分明是县政改革嘛。”

看着周义那副目瞪口呆的样子,田大书记重重的点了下头,异常严肃地说道:“各位,县这一级虽然处于基层,但它可以上通地、省,下可达乡、村,其地位无可代替的。自秦以来,县就是中国最稳定和最基本的一级行政建制,所谓‘郡县治,则天下安’,只要把县一级的事做好了,那其他的事也就不在话下了。

正如老陈所说的那样,我之所以来临水,就是要在此推行县政改革。而且从今天开始,临水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公务员社保并轨试点市。这就意味从现在开始,中央首长将格外关注咱们临水的一举一动。”

进入中央首长的视线,是坏事也是好事儿,有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动力。周义这才想起田文建三天前那番话的真正含义。可改革是有风险的,成功了倒好说,万一失败那还不如不改呢。

屋子里一下子就像窒息了一样陷入了一片死寂,众人眼观鼻、鼻观心,一声不吭的权衡起其中的利弊来。

田文建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似笑非笑地问道:“那改革后不降低现有的标准呢?当然,我只是说养老金发放标准和医疗费用报销标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缴纳相应的保险。”

“政斧交一部分,个人交一部分,一个月两三百块钱,虽然这个工作不太好做,但省委省政斧的工作组呆在这里,强力推行下去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说到这里,祁爱国突然反应了过来,连连摇头道:“田书记,这么一来跟老干部工作并轨又有什么区别?不就是换了个领退休金和报销医疗费用的地方嘛。”

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田文建从未想过一口吃个胖子,毕竟绝对平均主义是个伪命题,实践也证明这条路也完全走不通。更何况他现在需要的是平稳过渡,真要是把公务员和教师们逼急了,来个罢工、罢课什么的就得不偿失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换汤不换药,而是把埋伏打在提高普通职工社保标准和公务员薪水上涨上。反正他有的是时间,正如他告诫哲学系的学生们那样,等一切熟悉的事物都变得陌生时,想回到原来的样子已经很难了。

“诸位,我知道这对大家而言是一个很艰难的抉择。但大家也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贫富差距在不断的加大,人民的幸福感在不断的消失。明煮越来越倾向于强势群体,而法治则越来越瞄准弱势群体。

虽然出台了不少惠民政策,但物价的上涨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行业的灰色收入,却抵消了惠民政策带来的好处。比如,普通的感冒,原来费用二十元,现在得几百元,而我们这些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却一分钱都不用花!”

田文建有些激动,说着说着,连杯子酒溢了出来都浑然不觉。见众人无言以对,田文建干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对这些问题的视而不见,把人们对改革的热情全都变为了对改革的憎恨,如果我们还无动于衷,那就是在变相的摧毁和颠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政党、以及我们的前程和未来!

市委副书记陈东显然不知道他的良苦用心,居然流露出一脸恍然大悟的神情,拍案叫绝道:“高,实在是高!大家想想,香港媒体不是揪着咱们不放吗?那咱们就并轨过去,左口袋里的东西放进右口袋,让他们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时机尚不成熟,田文建不能说得太透,干脆微微的点了下头,风轻云淡地说道:“形势逼人强,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但话又说回来,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怎么着也得给普通职工提高一点社保标准,以及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社保体系。”

“可这么一来,财政压力就更大了。”周义放下了筷子,一脸忧心忡忡地表情。

“所以我们必须在三公支出上面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压缩压缩。”

田文建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公车改革,几个试点市都出了成绩,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借鉴;公款吃喝,由我来扮这个黑脸,下决心整治他个一两年;医疗这一块也不能放松,我个人的意见是趁这个机会收归国有,把医院债务都接手过来,尽可能的降低医疗成本,缓解并轨后的医保压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