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仕官 > 第三百一十章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第三百一十章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花州师范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让田文建选择的话,他宁可在古色古香的老礼堂里上课,也不愿意在这个现代化气息浓厚,跟江大没什么区别的大礼堂里开讲。

“……内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退休是中央政斧财政统包统支,是按照退休前工资的比例来拿,大概是工资的90%左右。而企业按照基数为职工上缴职工工资的20%、个人上缴工资8%,退休后从这部分钱里再按照比例往回拿,大概在60%~70%之间,比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至少少出30%,有的地区甚至相差一倍半,这就是两种制度带来的不公平!”

“内地社保不公的癌结就在双轨制,为何还在坚持?为了党员干部的既得利益,宁可不惜牺牲[***]的信念,政斧的公信力,还叫一切为了人民?”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社会保障属于二次分配,通过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来促进社会公平是当前内地民众的普遍期待,也是毋庸置疑的共识。难以想象,内地干部居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公费来港旅游,还能理直气壮的唱忠于人民忠于党……!”

诸如此类的评论,与电视画面上李副县长那眉飞色舞的答记者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临水市也随之成为了香港市民关注的焦点,一时间中国地图近乎脱销,稍关心点政治的香港市民,都会买张地图回来查找临水到底在哪个旮旯角。

客观真实的新闻报导,一般都是“出口转内销”。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虽然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但这却是他现在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堵住老干部们的嘴。毕竟祸是你们自己惹的,既然跟记者们说那么多不该说的话,那就要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

把事件上升到政治高度,同时也把省委省政斧和市委市政斧绑架了进来。那么多海外媒体都盯着呢,怎么着也得有点表示。要知道香港虽然回归了,但人心却并没有回归,去年刚刚流产的《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就是对祖国大陆没有归属感的具体表现,至少说他们是这么认为。

风险肯定是有的,可举步维艰的田文建还能有什么其他选择?孙昊平轻叹了一口气,毅然说道:“以小人的手段,干君子的事情,虽败犹荣,没什么好后悔的。”.

小师弟从政并不是为了当官,这一点,张绍君心知肚明。甚至认为对田文建而言,如果什么都不干,一味的萧规曹随,那这个官就没有继续当下去的意义了。

尽管宣传机器的手段很硬,但反应却很迟钝。甚至连中联办的那些官员,都没注意到社保不公,已随着名不经正传的临水市老干部旅行团的到来,而引发起香港市民的热议。

或许是批评内地、批评中央政斧的新闻媒体太多了。相比四年前的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及六年前的印尼华人被屠杀,这点杂音实在算不上什么。反正部队已经驻扎进了香港,你再折腾还能翻得了天?

至于能不能引起上面的重视,田大书记是不会去考虑的,事实上他只需要中联办和华新社香港分社给临海省委发一封内参。

毕竟在中央首长眼里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地方上却是国家大事!而且地方上的许多官员,总喜欢把一些事情上升到政治高度,以至于到了极其敏感的程度,生怕治下发生什么震惊中南海的事件。

正因为如此,布置完审计工作的田大书记,居然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跟极力要求同往的董秘书一起,赶赴刚由“学院”升格为“大学”的花州师范,给两千多名慕名前来的学生和老师们,上起了他到临海上任之后的第一堂课。

想到这些,张绍君重重的点了下头,一边招呼孙教授上车,一边凝重地说道:“那好吧,咱们现在就去中联办等消息。”

香港这边怎么折腾都行,但内地却不能乱,孙昊平沉思了片刻,禁不住地叮嘱道:“小张,内地的新闻媒体都打过招呼了吗?尤其是南海报业集团。”

“包括几个门户网站在内,都已经打过招呼了。您老尽管放心,事关文建的前途,我们是绝不会大意的。”

“那就好,那就好。”

…………………………………………………………………一天后,炸弹由八卦期刊《内地观察》率先引爆。紧接着,大报小报纷纷转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