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仕官 > 第二百零九章 旁观者清

第二百零九章 旁观者清(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小娜明白了过来,一脸愤愤不平的表情,气呼呼地说道:“老公,那个胡eo真坏,明明知道前面是火坑,还骗你往里跳!”

“话也不能这么说。”

不等田文建开口,陈拥军突然似笑非笑地说道:“当今世界造船巨头韩国造船业起家,是从现代集团在蔚山兴建造船厂开始的。1970年的韩国是个什么工业和资本基础?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

当时包工头出身的现代集团老板郑周永跑到欧洲,靠着诚恳和自信拿到了2艘25万吨超级油轮合同。然后在两年之内,一边建造船厂一边造船,在油轮如期完工的同时,也使造船厂形成了150万吨的年造船能力。

当年那个白手起家辛苦创业的后来者,现在成为了民船制造领域的翘楚,打造出一个相当先进和庞大的制造基地,甚至可以将生产相对集中于附加值较高的领域。”

“有这个可能。”

陈拥军微微的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关切地说道:“不提他了,还是说说你的船厂吧。小建,闭关了这么长时间,有没有研究出什么头绪来。”

田文建捋了下思路,托着下巴,侃侃而谈道:“造船业很麻烦,首先是关联姓太强,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上游有各种原料供应商、机械电子供应商、设计服务机构、配套产品提供商等等,下游连接航运业、修理服务业。真正搞起来的话,的确能促进与之相关各个产业,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其次,资本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劳动密集。涉及的技术环节太多,流程和工艺相当复杂,不管是初始图纸的设计,还是工艺的选用和专用机械的艹作,都有着很高的技术要求。

由于结构太复杂,重复作业比例低,很难采用流水线进行生产,所以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同时作业。别说我现在是光杆司令一个,就算船厂的所有职工都还在,也造不起来一艘万吨轮。”

瞧不起韩国人就是夜郎自大,先不说人家的“身土不二”,就民船制造业而言,人家不但是全世界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其船用设备自主化率高达85%以上,仅次于曰本。而我国平均仅30%左右,还都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设备。

国际公认的“船舶工业两条腿”,一个是船舶主体的建造,再一个就是船舶设备。而船舶设备约占船舶总造价一半左右,在多功能滚装船、海洋工程船等高技术附加值船舶上,其价值比重甚至高达六成。

想到这些,田文建不禁暗叹了一口气,一脸苦笑着说道:“说的不好听一点,国内民船制造业就是把钢板焊起来挣个辛苦钱,而我连挣焊船壳这点辛苦钱的机会都没有。都说天无绝人之路,我看这条路已经绝了。”

田文建轻叹了一气,环视着众人,一脸沮丧地继续说道:“最可怕的是高负债率,就算接到订单后,船东按惯例交纳一定的预付款,并且在建造过程中也按照一定比例分期支付进度款,造船厂还需要垫付大量的流动资金。

别的船厂之所以红红火火,一是得到了地方政斧的支持,二来可以从银行贷到款。可我现在什么都没有,就算接到订单,银行也不敢轻易的贷款。毕竟造船业本身是有风险的,要是系泊实验过不去,或者船东届时无力支付船款,那数以千万计的贷款就要打水漂了。”

陈拥军沉思了片刻,点头说道:“你分析的很透彻,其实还有一点你没注意到,那就是由于建造周期长,船舶制造业对经济波动的反应,一般都会滞后一两年。往往在航运市场兴旺时下得订单,到船舶交货时市场已经变得惨淡,面临着极高的退单风险。

其他船厂现在红火,不等于两年后还红火。因为现在正面临着东南亚带来的金融危机,按这个逻辑来推算,那两年后船舶制造业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行家一开口,便知有没有,陈拥军的话让田文建茅塞顿开,顿时脱口而出道:“我们能想到,胡eo那个经济学家一样能想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