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 第三十三章 佩服

第三十三章 佩服(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早在1979年,京城的有关部门就制作出来一些旅游纪念品投放市场。

比如为“聚德全”生产的烫有“京城烤鸭留念”的烫花冬青木筷,具有烤鸭店特色的小国画、明信片,和体现该店特色的包装盒、包装纸和彩色画页。

颐和园也有“面人郎”捏制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贵妃醉酒”、“红楼梦”等作品,以及书法家孟庆甲的指书作品。

此外,京城的首饰厂还与景区联合生产了一百五十余种旅游纪念品。放在景区和宾馆、饭店里出售。

但即使这样仍旧于事无补。外国人的不满并没有得到有效好转,仍旧怨声载道。

凡是有外国游客的地方,就该有他的人。

至于具体商品上,只要有民族特色,成本低就好,拿过来打着纯手工的旗号就卖呗。

反正是杀“外国猪”,又不会有回头客,搂头按脖子就一刀,能放多少血放多少血。

但实话实说,如果真的要按照这样去办,痛快是痛快了,恐怕收益就会大打折扣了。

因为他忽视了一点,旅游商品和他从事的其他生意最大的区别就是,那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刚需”,也不是“瘾品”。

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错误的认为生产出什么,人家就得买什么。

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是没有特色,让外国人不感兴趣。就是太雅,文化隔膜太大,外国人根本理解不了。又或是直接被外国人当成了广告宣传品。

再加上窗口式的死板销售是一种很被动形式。

所以这些玩意只能创造出很少的局部效益,总体情况十分不尽人意。反落入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处境。

为此,我们的旅游部门不免发出了“外国人究竟要买什么”的哀叹,企业生产者也发出了“旅游业需要工业部门生产些什么”的疑惑,相关研讨会更是就此问题开展了无数。

千万别拿外国人当二傻子,人家买这些东西不过是心情愉悦下的锦上添花之举。

买可以,不买也可以。哪儿能明知道是坑还往里头的跳呢?

必须得看上眼,真心喜欢,价格还得合适才行,不会跟着你的指挥棒转悠的。

事实上,失败的例子早已存在。

洪衍武有所不知的是,其实政府的相关部门也没他想象的那般迟钝,并不是没有注意到旅游购物的创汇机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