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傻不傻

第一百二十四章 傻不傻(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那么犯下这样的错误在所难免。

而且无论怎么看,不如年广九的,还大有人在呢。

尽管许多人没有挣下这样财富的本事,但却有着与年广九相似的胆大、相似的贪心、相似的激进。

那么当然,他们也必然同样摆脱不开,特殊社会阶段所带来的矛盾、窘境与困扰。

比如说和洪衍争同一个车间的几个同事吧,他们身上的事儿就挺典型。

在这个私营经济初步开放,其存在的意义只为了解决就业困境的年代,你居然敢把国营买卖给逼得如此狼狈不堪。又怎能让手握官印的老爷们不警惕,不痛恨?

那么肯定要勒紧缰绳,让你知道知道自己是谁才行。

所以极为讽刺的是,不懂韬光养晦、财不露白的年广九,虽然借此报道为自己正名,向别人证明了“傻子不傻,反倒精明的很”。但同时,却又真的成了个货真价实的傻子。

几年之后,有无数人一起挑他的毛病,寻他的把柄,且齐心协力把他送进了监狱。

后来他虽因“伟人”的点名,幸运地恢复了自由。但出狱后的他,却再难把握住市场的需求和规律。

由于“结婚潮”铺天盖地而来,于是从这一年年初开始,这几个木匠就开始变着法的弄病假条,好去干私活,给人打家具。

这不比在车间里,非常的艰苦,又冷又累,可也真实惠呢。每顿饭主家得酒肉招待不说,活儿一干完,票子立马就进兜了。

而且活多的干都干不完。忙上一个月,每个人最少也能分个百八十块的。那就是两个普通工人的工资加奖金啊。这年头一个劳模,也无非才奖励二十块嘛。

最终多年心血付之东流,饮恨商场。只落了个“精明的个体户,蹩脚的企业家”的评价。

由此可以看出,年广九简直就是一个反例,恰恰证明洪衍武选择闷声发财是多么的明智了。

当然,这不能全怪年广九利令智昏,把握不了自己。

因为没有人能像洪衍武这样,能如此客观的理解这个年代的局限性,也没有他能预知未来社会变化的本领,更没有他在商海沉浮三十年的丰富经验。

事实上,在愈来愈多丰富的外来信息和物质浪潮的冲击下,面对这个从未有过的历史时期。几乎所有人所能采取的反应和举措,都是本能的、不谨慎的,甚至是鲁莽的、急躁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