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 第二十八章 啊,电影

第二十八章 啊,电影(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最流行的台词,像“让列宁同志先走”(《列宁在1918》)、“我胡汉三又回来了”(《闪闪的红星》),至今还大有人在说。

其他如“下吧,下他七七四十九天,我才高兴呢。”(《战洪图》)、“天灵开,地灵开,妖魔鬼怪快离开。”(《森林之火》)、“冲上去的,赏三两大烟土!”(《突破乌江》)、看在党国的份上,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南征北战》)……这些也都成了人们生活里的常用甚至必用的语言。用在特定的语境中,没有人听不懂。

就连人们的外号,也尽是取自于电影里的人物。松井、老狐狸、六百工分、翻译官、周扒皮、马小飞、解老转、白桃花、顾调度、布哈林……

除此之外,甚至还有更夸张的情况出现。

比如说有的时候,单位或学校会集体组织观看电影,就常常会出现某个人一直走在电影情节的前边的情况。这样的人会一句跟着一句地说台词。角色尚未开口,他先说出来,角色说上句,他接下句。

那么电影票又符合不符合这种情况呢?

当然符合!而且是再符合不过的了!

实际上,如果从市场规模来看,以1977年为例,据统计,当时京城的常住人口是八百七十一万人。可当年全年观影人数,就达到了两亿六千三百八十三万余人次。

计算起来,这就等于京城所有人平均一年要观影三十三次,可见这是一个有着多么庞大且旺盛的市场!

如果再从需求一方来说,当年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极为匮乏的。

要知道,当年电视机可远未走入百姓的生活之中。能做到这种程度,那不知要看多少遍电影,绝对已经超乎正常人所能理解的范畴了。

更甚之,还有不少的人为了看电影付出难以承受的惨痛代价。

在过去那个时代中,看电影是人们生活中,除了阅读和听广播之外,主要的精神娱乐方式。不但学生爱看电影,家庭妇女爱看电影,各单位职工爱看电影。小青年谈恋爱也爱在电影院。

现在的人们已经很难理解当年人们对电影的喜爱和热情。如果你身边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亲人朋友,只要询问他们当年对于看电影的感觉,大多都会得到这样的回答。

“如果知道有电影看,那么一起床就会觉得是个好日子”,又或是“小时候进了电影院,就跟进了天堂似的”。

这话听起来有些夸张,可这就是事实。如果不信,从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细节中就能得到证实。

当年的人们对电影台词简直到了烂熟于心的地步。每个人都如饥似渴地吸收电影里的人物性格和只言片语,谁要不懂,就没法跟大家相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