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 第三十五章 鲍鱼的价值

第三十五章 鲍鱼的价值(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总之,鲍鱼和海参,是这个绝对禁止私人买卖交易的革命年代唯一能卖钱的两样海物。而且鲍鱼还有一点比海参强。那就是它能被“海碰子”们光明正大地送到国家收购点里卖钱,不用怕被打成投机倒把坏分子。

不过,在此也要说明一点的是,潮涨潮落,星转斗移是自然规律。随着社会发展,当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当鲍鱼肉价格崛起的时候,情况便会发生天壤之别的变化。

鲍鱼壳很快就没有人收购了,甚至宾馆、酒店的后厨,都会把鲍鱼壳当做垃圾倒掉。金州区是滨城最后一个收购点,那时侯市内市外的“海碰子”全把鲍鱼壳往那里送,虽然价格已是每公斤54元,但已经再没有什么人觉得这是个赚钱的好活计了。

而金州收购点面对全滨城的“海碰子”也觉得不堪重负,也没坚持多久,便也跟着关闭了。

可他们却不知道,这已经是一种最朴实无华的极致表扬了。因为什么高级的鱼呀肉呀,吃了都得塞牙,而既富有弹性又有咬劲儿的鲍鱼肉,却不塞牙,这是绝对妙不可言。

因此,事实上得着最大好处的就是洪衍武了。他一边在心里感叹“海碰子”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一边牟足劲儿地大吃大嚼鲍鱼。

从到了“云雾崖”,他在海边的每一餐,向来都短不了要烤上几十个鲍鱼,来和陈力泉、“小百子”一起分享。他还专挑大个儿的,至少也是“六头鲍”以上,弄得人人都知道他对鲍鱼情有独钟。

特别是“飞蟹”,见他们有粮食有烤鸟肉不吃,直说他们傻,笑话他们京城人没见过世面。

可洪衍武却不在乎这个,实惠已经全落他们自己肚子里了。滨城的“紫皱盘鲍”可是鲍鱼家族中的上品,以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而闻名。哪一顿饭他吃着鲍鱼喝着小酒,不是上千块的东西入肚?落个傻名,也比错失这种饕餮良机强。

可话说回来,在这个年代鲍鱼肉既然这么不值钱,那它为什么又是“海碰子”们千辛万苦也要捞出来的海货呢?

事实上,在1977年,鲍鱼真正值钱在于它那闪着七彩光的鲍壳。

此时,我们的国家正以鲍鱼壳制作贝雕工艺品出口换取来外汇,迫切需要大批原料。同时鲍壳还是著名的药材“石决明”,因为有明目的功效,有个别称叫做“千里光”,所以水产公司的收购点专门为此开出了一斤鲍鱼壳四毛八的高价。

这可是一个诱人的价钱。像一个“碰海”好手一潮水就能戗鲍鱼二十多斤,光鲍鱼壳就能卖出差不多十块钱,还白落个肉吃。

具体到洪衍武他们当中,“大将”和“陈力泉”都是西北岸目前最高记录的保持者,俩人全有过一次潮水捞出近百斤鲍鱼的惊人战绩,但因具体数目相差不远,才难以分出高下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