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赤旗 > 第一百二十章 先取定陶为上(八)

第一百二十章 先取定陶为上(八)(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曹幹亦笑,说道:“非是我急。张公,实是莽军若果如公料,夏后入秋之际,即有可能会抵至徐、兖,则留给你我、我徐兖义军的时间已不算多!即便是樊崇不需要张公你过多的劝言,他就愿意了出面组织盟约,但咱们徐、兖现在这么多部的义军,要想把之凝聚在1起,组织在1起,结成盟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只使者往返路上的时间,就得耗费多少?更别说,有的义军部率限於1己之私,出於不愿意接受‘尊樊崇为盟主’,可能还会不同意结盟,还得再费功夫去说服之,1个月、两个月的时间,还真不1定够。因而,我不能不着急也!”

“这般说来,张公对我的这两策没有异议?”

张曼摇头说道:“无有异议。”

“那这样的话,我就有1事相请张公了!”

张曼微微愕然,旋即了然,抚着胡须笑道:“郎君且慢言之,容我1猜。是不是郎君欲令我东北而往城阳,面谒樊崇,将郎君‘莽军将来讨之’的此1判断,和郎君‘思请樊崇出面,组织各部义军结盟’的此1对策,当面说与樊崇,试其意思?”

“知我者,公也!张公,我的确即是此意。此赴城阳路远,不知张公可肯辛劳1趟?”

张曼的确是已经猜到,他说道:“郎君既然垂问,那我就大胆1猜。郎君的‘1北’、‘1友’,‘北’者,指的可是北边的爰曾、樊崇等各部的义军?‘友’者,指的是不是郎君有意想把各部义军凝聚起来,结成盟友,共抗莽军?”

“不错。我正是此意。不过准确的说,张公,‘北’者,我重点指的是樊崇部义军!”

这点是张曼没想到的,他问道:“郎君,为何‘北’者的重点是指樊崇部义军?”

“3个原因。现於今,爰曾、樊崇等各部义军都是声势浩大,各拥众数万至12十万,要想把他们凝聚起来,结成盟友,就非得有1个威望既高、能力又足的人物出来挑头才行,这是第1个原因。爰曾、刘诩、董次仲、力子都、樊崇等各部义军中,樊崇部的实力最强,并且樊崇部起事的时间也最早,威望亦够高,这是第2个原因。爰曾暴虐嗜杀、刘诩非果敢之士、董次仲不能容人、力子都不足与谋,这几部大的义军中,只有樊崇约束军纪、如有壮志,可与相谋,这是第3个原因。所以,‘1北’,我重点指的是樊崇部义军,或者说,是樊崇。”

爰曾等几人中,董次仲、力子都,曹幹见过,其余3人,曹幹都没与之见过面,但爰曾、刘诩那里,曹幹曾经两次派去过使者,故对他两人的性格脾气,曹幹却亦是已然大略有知;至於樊崇,那在后世是大大有名的,就不说从他肯与力子都结盟这1点即可看知,他是具备1定大局观的,便只从他在后世的名气,曹幹也相信他绝不是1个像力子都等这样的自利之徒。

张曼慨然应道:“事关我部和徐兖数十万义军的安危,曼焉敢有辞!愿从郎君之令。”

曹幹大喜,下到帐中,隔着案几,探身握住张曼的手,说道:“张公,此事只有公能办,也只能公能办成!公既愿往,不论樊崇本是有无‘出面组织各部义军结盟’之心,他出面组织盟约此事,都必成矣!他就算本无此心,我相信公也1定能把他说服。我徐、兖诸地之义军,现合计数十万之众,盟约1成,莽军纵来,何惧之有?张公,昔苏秦说山东6国,达成合纵,身配6国相印;今公往说樊崇,我徐兖义军盟约成日,大败莽军之时,公之功劳,孰让苏秦!”

张曼起身笑道:“事犹未成,郎君便做称赞,倘使事竟不成,曼何颜面还见郎君?”

“公乃留侯之后裔,公之才计,不逊留侯。况则樊崇非是无谋短鄙之徒,说动樊崇,於公言之,何难之有?张公!你何日启程?等你回来的时候,我提前给你备下酒宴,为你庆功!”

张曼笑道:“郎君,你这是赶我走啊!何其急也?”

张曼聚精会神的听曹幹说完为何他“‘1北’的重点是指樊崇部义军”的原因,不觉点头,说道:“郎君分析的极是。因缘际会、趁势而起之辈固众,然真正的具备英雄之资,有成事之望者则稀。若樊崇者,虽拔起於草莽,却与郎君相仿,确乎是具英雄之资。要想把徐、兖诸地的各部义军团结起来,共抗莽军,也的确是只有他,最适合做挑头的人物。”

“张公,这就是我想到的两个对策。公以为何如?”

张曼说道:“郎君的这两个对策甚好!”

“张公肯定是也已有策,我敢闻其详。”

张曼抚摸着胡须说道:“郎君,我想到的对策和郎君所说的这两条对策差不多。唯1的区别是,我没有考虑到只有樊崇有资格出面组织爰曾、力子都等各部义军,结成盟友。是我不如郎君之识人、度人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