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赤旗 > 第三十七章 也算差可堪用

第三十七章 也算差可堪用(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季猛说道:“大率,杜俨其人素有谋略之名,行用此计,不足为奇。”

王丹摸着胡须,含笑说道:“军师此论,乍听起来似有道理,然却经不起琢磨。”

力子都问道:“王公,此话怎讲?”

王丹侃侃而谈,说道:“大率,刚才在下已经问得清楚,大率也听得清楚了,这封箭书,是杜俨射给董宪,而意外的被大率遣去督战的那位小率所得之的。如果按军师所论,杜俨这封箭书为的是行离间之计,他又怎会能在事前就确切的知道,这封箭书会为大率所得?他是不是该往城西射箭书才对?城南俱董从事的部曲,便是拿到此书,也断然不会呈给大率的啊!”

王丹的这番话,才是乍听起来,似有道理,实际上经不起推敲,但问题是力子都猜忌董宪已深,在见到此封箭书之初时,他就已把箭书中的内容信了78,因这时听了王丹此话,季猛的所言他已是完全听不进去了,对箭书中的内容更已是深信不疑。

“大率……,大率且慢动怒!以在下愚见,这封箭书不见得是真。”箭书不长,字体即使再小,1张小小的绸布上,又能写下多少个字?季猛1目数行,已将箭书看完,听到了王丹此话,他1边把箭书也还回案上,1边急忙赶在力子都将要发怒的关头,插口说道。

力子都再度抬起的手,悬在半空,没有落在案上,他转顾季猛,说道:“不见得是真?”

“大率,这封箭书中,固是有言,说‘得董君书’,可是细辨箭书中言辞,却疑点重重。”

力子都问道:“有什么疑点?”

“箭书中说,察董从事为何作乱,……不,应该是为何‘举义’,是为父报仇。言称此系复仇的孝行,按《春秋》大义,可不治罪。因此,他可以向朝廷上书,请赦董从事此罪。云云。以此来说辞,来向董从事示宽好。可是大率,就国法言之,董从事所犯之罪,可不仅只是聚众杀人,为父报仇之此1罪也!他更是报完仇后,尝攻其县邑。聚众犯城,与造反何异?这可是不可赦的谋逆死罪!箭书中对此,却是1言未有道!大率,这岂不可疑么?”

他再也忍不住了,又重重地拍了1下案几,怒道:“王公所言甚是!军师,你说这箭书是挑拨离间,可就像王公所说,若挑拨离间,箭书当射城西才是,却为何偏射城南?这怎能是挑拨离间!……军师,你不必说了,我看董宪与杜俨勾连,已起叛我之心此事,必是确凿!董宪竖子!当年他走投无路,来奔我时,我重其名声,待其甚厚,却今时叛我!孰不可忍也!”

就待令人召董宪过来,令到嘴边,他转念1想,董宪现既与城中勾连,说不得做贼心虚,那便是派人去召,他也不见得会肯来,遂顾问王丹,说道,“王公,董宪叛我,我欲召他来,捶杀之!又恐他不会敢来。王公有何以教我?”

“昨天军议,董从事不就来了么?大率不妨可仍以军议为名,唤他来即是。”

力子都恼怒昨日未能知此消息,以致错失了昨日军议的这个大好机会,英俊的脸上尽是懊恼、恨恨之色,抚摸着颔下的美须髯,说道:“他若敢来,自是最好,可他若不敢来呢?”

“他若不来,便是抗命。他与谭襄交好,大率可先将其罪昭示与诸部从事知,然后托以谭襄之名,择1勇将,引精卒直入其营,杀之便可。”

——汉家治国,袭自前秦,本重律法,到董仲舒时,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决狱”的观点,认为应抛开国家法律,引用《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是乃季猛话中所说的“按《春秋》大义”此句之意。“齐襄公复9世之仇,春秋大之”,复仇是《春秋》的大义之1。

“春秋决狱”的儒家观点,力子都也是知道的,并且因为是为父母报仇,而最终郡县长吏将杀人之人免於治罪的事例,他也听说过些,所以对箭书中之此说辞,他才会相信。

他说道:“不可赦的死罪?”

季猛说道:“谋逆之罪,法不容赦!大率,箭书中对此却只言不提,故我以为,此封箭书所言十之89不是真的!”看了看王丹,继续与力子都说道,“在下愚见,恐是杜俨的离间之计!”

“离间之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