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扬天下 > 第400章 绣出江南之韵

第400章 绣出江南之韵(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凭心而论,秦牧也并不真想与郑家兵戎相见,这样的内耗只会让外敌得利。

至于联合西洋人来攻打郑家,秦牧也就嘴上威胁一下,不到万不得己,是不会这么干的。

送走郑解后,秦牧开始抓紧淮南方面的军事部署,调兵遣将,进一步加强淮安与庐州的防守反击能力。大量的军事物资通过水路,向前方调集。

杨慎至今坐镇松江府,他到松江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发动百姓商户织棉布。同时还组织起了一个七千人的织造厂,一批批衣被正源源不断地从松江府运出,送往前线。

为了加强江北防御能力,秦牧又下令宁远率两万大军进驻扬州,随时准备北上接应淮安。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

郑解来时,郑芝龙给他的底线是保住福建,为此不惜以长子为质。

而秦牧的条件是只让郑家保持军事方面的势力,由秦国官员全面接手福建的民政。

以“枪杆子出政权”这一理论看来,郑家控制着福建的军事,民政方面随时也以控制。若光是拿福建的“军”和“政”来对抗,这一理论确实成立。

另一方面,传令四川的秦良玉,尽量保持一种压迫的态势,配合入滇作战的崔锋。但不到万不得已,暂时不要与孙可望、刘文秀开战。

二三十万秦军经过两个月的休整,战力虽然有所恢复,但前番大战,战争物资消耗巨大,打打内线防御战不问题,若是再两面开战,又会让大秦的弦绷得紧紧的,随时可能断裂。

当然。严格来说现在已经是两面开战了,只不过崔锋那边只有一万三千人入滇,说白了。就算崔锋全军覆没了。对秦国也不会造成致命的威胁。

问题在就在福建的“政”一但归为秦国所有,它就不是单独存在,而是有更强大的枪杆子在后面支持。当地官员随时可以用江阴的模式,据城而守,等待秦军的增援。

总之,只要政归秦国,福建将不再是郑家的。

这些郑解自然也清楚,因此他不敢答应。

但秦牧用西洋人来威胁,他也不敢贸然拒绝,于是又匆匆返回福建,找郑芝龙拿主意去了。

秦牧不想拖得太久,便让鸿胪寺少卿甘南随同前往福州,全权负责与郑家的谈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